Page 959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959
926 苏东水文集
身、齐家、立业、助天下”,充满儒家文化色彩。 复星员工的晨课词是“对人感恩,对已克制,对事尽
力,对物珍惜”,又充满佛家文化色彩。 国外许多企业也开始借鉴东方管理文化智慧,诺基亚的口号
就是“科技以人为本”,关爱员工、服务客户,短短几年从一个不起眼的北欧小企业崛起为全球最大
的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商。
2.建设政治文明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东方管理文化的运用密不可分,尤其是新加
坡原总理李光耀将儒家思想和市场经济紧密结合推行儒家资本主义使新加坡成长为文明、廉洁、富
裕的国度,其治国方略成为东亚各国学习的对象,近几年我国的公务员海外培训很多都选择到新加
坡去。 再如泰国泰爱泰党提出了“一切以人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该党主席、政府总理他信认
为,人民与政党之间存在着一种社会契约,因而应“以民为师”“向人民学习”① 。 这些都体现了亚洲
国家政治文明中的东方管理智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越来越多地蕴涵东方管理文化。 2001年1
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
方略,这是我党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中国古代治国之道、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的经验教训所做的
英明决策。 我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以德为先”思想与以德治国方略是内在统一的,要实现
②
中国的繁荣昌盛,必须做到德以贯法,法以扬德,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 十六大以后,“以人为本”的
执政理念始终贯穿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言行中,也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各地方广大党员干部的
行动上。 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同时指出“要坚持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这些都表明,一种新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正在形成。
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 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东
盟商业与投资峰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了“睦邻、安邻、富邻”的六字方针,创造和谐、稳定、发展的东亚。
两个月后温总理在哈佛发表演讲时,又借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观点。 这些
外交政策塑造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有力回击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为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
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3.促进经济发展
③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1978 —2003年,按可比价格计算GDP年均增长速度接近9.5% ,根据
国家统计局10月份的报告,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更是超过了9.5% 。 综合国力大大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这都是东方管理文化现代价值的有力例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
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首先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中统筹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贯彻“事人如天”和“天人合一”的东方管理智慧,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在经济
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发生矛盾时,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子孙后代,努力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合
理开发和合理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建设一个耗费资源低、排污少、可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节约
型社会。 近一年来,经济学界讨论最多的名词之一就是“绿色GDP ”。 虽然对“绿色GDP ”指标的讨
论还存在许多争议,但我本人认为现在这样简单地以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是有问题的,的确有必
① 参见王家瑞教授的《国外政党的执政模式》,《解放日报》2004年12月13日。
② 东方管理文化的“以德为先”思想包括官德、商德、民德三个层次。
③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数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