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5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985
952 苏东水文集
“国学热”与东学的兴盛共同凸显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共同反映了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性及强烈的本国传统文化认同感,共同体现了经济强大后国民整体意识的提
高及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国学”的复兴与东学的兴盛看似“百年巧合”,实则蕴含了中国近代历史
的变迁和中国综合国力强大、国际地位提高的变化。
三、东学的精髓及其发展
1.东学新学说
东方管理学是研究古今中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运行规律的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学派之
一,它扎根于中华文化,是一门融合东西方管理思想精华的新学科。 历经30余年的探索,东方管理
学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结构。 东方管理学的体系可以总结为五个字“学”(三学)、“为”(三为)、
“治”(四治)、“行”(五行)、“和”(三和)。 东方管理学以体现东方管理文化本质特征的“以人为本、以
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原理,在中国管理、西方管理和华商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治国、治生、治
家和治身的“四治”体系;以人本论、人德论、人为论为核心,包括人道、人心、人缘、人谋、人才“五行”
①
管理的东方管理理论体系,并提出其管理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贵、和合、和谐 。
2.东学的精髓
从古至今,对于管理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众多先贤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我认为管理的本质就
是“人为为人”,这也是东方管理学的本质与核心所在。 东方管理学的精髓便是“人为为人”。 它是对
中国管理、西方管理以及华商管理等理论与实践融合、提炼、萃取的结果,是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特
征,它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核心思想为基础,是贯穿东方管理学的主线,也是东方管理学派的宗旨。
“人为为人”是指“每个人首先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正人必先正己气’,然后从‘为人’的角
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身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地
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人为为人”从管理行为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
关系的角度揭示了古今中外一切管理行为的本质。 “人为”是一种自我导向的个体心理行为。 在强
调个体内部指向的心理行为的同时,强调“主体人”心理行为的可塑性。 “为人”则是指一种他人导
向的服务行为,是个体对外部对象的心理激励行为。 在强调自身心理行为的可塑性的同时,客观上
产生服务他人的效果。 “人为为人”则强调个体心理行为与外部对象心理激励的互动性,“人为”与
“为人”互相联系并且互相转化。
3.东学的发展
东方管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为今用,融合提炼”(1976 —1986 ),
这个阶段主要是归纳、提炼我国古代、近代的管理精髓,首创企业“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概念,
并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应用;第二阶段是“自成一家,走向世界”(1986 —
1997 ),这个阶段主要是基于我国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融合东西方管理精华,逐步提出具有中国特
色、全球视野的东方管理理论。 经过长期探索,我将管理的本质概括为“人为为人”,并逐步走出国
门;在中国境内首次举办1997年世界管理大会,首创世界管理论坛和东方管理论坛。② 第三阶段是
“形成学派、影响扩大”(1997至今)。 1999年,世界华商管理大会召开,同时举行东方管理学派成立
① 东方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写组: 《中国“东学”三十年———东方管理学的创新与发展》,《世界管理论坛2006 》(《世界经济文汇》2006
年特刊)。
②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