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8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988
12.第十一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 2007) 955
考如何正确对待本国已有的文化传统,如何继承和发扬本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进而服务于如
何建设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国家。
其次,就二者的内容而言,作为东方管理学根基之一的中国管理学与国学的研究领域存在着很
大的交集部分。 东方管理学根植于东方管理文化,光辉璀璨的中国管理是东方管理学的一个重要
的理论基础。 易经的阴阳学说、道家的无为学说、儒家的仁爱学说、佛家的慈善学说、兵家的用人学
说、法家的崇法学说等等,都是东方管理学深入总结、提炼和进行现代化的创造性转换的基础。 以
章太炎的“国学”概念而言,其实际是中国古代学术的总称,在章太炎的影响下,我国学术界一直把
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简称为“国学”,儒、释、道、法、兵、阴阳六大家成为国学研究的重点,而这也构成
了时下国学热潮中的主要内容。 因而,二者在内容上有诸多的交叉。
再次,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上两者也可以相互借鉴。 二者都是交叉的综合性学术体系,其多
学科性决定了二者在研究方法上综合采取各学科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客观上也为二者在方法的借
鉴上提供了可能。
最后,东方管理学与国学都强调“德”,都追求和谐。 东学核心理念中包含“以德为先”,《论语·
为政》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强调道德对治国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
化为治国的原则。 引申到管理学中,道德是在管理实践中起主导性作用,修己安人是带有根本性的
管理方法。 东学和国学都强调学科的研究目标在于和谐,国学和东学是内在契合的,本质上相通
的,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
2.东学与国学的区别
当然,东方管理学与国学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首先,总体而言,东方管理学涵盖的范围更大一些。 东方管理学以三学为基,中国管理学、西方
管理学以及华商管理学是东方管理学的三大理论基础,而国学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以研究基点,因
此,就研究广度而言,国学比东方管理学要小些。 而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东方管理学中的中国管理
学包括古代、近代及现代的管理理论与实践,而国学以中国传统作为研究基点,其研究内容的存续
时间则以古代为主。 就此而言,东方管理学的时间跨度更长些。
其次,东学与国学的学科性质是不一样的。 严格上来讲,东学属社会学科,而国学属人文学科。
学科性质的不一样,导致两者间诸多的差异: 就研究目的而言,一是以指导管理实践为目的,一是
以文化传承为目的;就研究导向而言,一是以指导实践为导向,一是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就研究者而
言,一是以管理学者为主,一是以文化学者为主;就研究着眼点而言,一是以提升企业实践为主,一
是以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就学术素养与学科训练要求而言,一要有扎实的现代管理学基础,一要
有扎实的文、史、哲基础;就研究侧重点而言,一是以文化与管理实践的嫁接为重点,一是以研究古
代典籍为重点等等。
再次,最明显的区别莫过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东方管理学是研究古今中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
其运行规律的现代管理科学,其研究的着眼点在于从古今中外的管理文化中萃取出服务于现今的
管理理论,而国学研究的视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切文明遗产,既包括意识形态层面的官方主导
的思想文化,也包括官方意识形态以外的非主流思想文化、一般知识和历史经验,这其中当然也包
括了研究管理文化。 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国学的研究范畴又要远胜于东方管理学。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尽管二者同属交叉型的学术体系,但毕竟整体学科性质不一样,研究手段
和方法亦大相径庭。 国学研究以定性为主,其学科艺术性更强,而东方管理学则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并
重,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 东学研究方法既包括传统的随时熏习法,知类通达法,还包括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