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25 CGMH醫療品質國際研討會大會手冊
P. 36
口頭發表_智慧醫療
Charlson 合併症指標(Charlson Comorbidity 在加入人 工智慧的運算下,可以每月/每季度增加入新的資
Index, 料演算,隨時更新資訊。甚至 加入該病患此次住院治療的
CCI) 自動整合系統於手術病患風險評估之運用 總花費,提供管理階層更多醫療支出的訊息。
結論:自動化整合並計算 CCI 分數,提供客觀醫療風險是可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蔡坤佑,洪欣園,唐瑞祥,蘇郁 以做得到的,而隨著每年 資料庫資訊的增加,相信未來可
雲,朱瑞虹,游明晉 以建立強而有力的預測模型,提供特定手術方式 之風險細
節,提供醫療人員,病患與家屬和管理階層更多有用的資訊。
目的:舉凡所有接受手術之患者,皆會因為本身特定疾病, 關鍵字:Charlson 合併症指標(Charlson Comorbidity
共病症以及接受的手術方 式,需承擔一定的手術風險。而 Index, CCI) ,疾病分類診斷碼演算,風險評估
台灣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老年人口的快速 增加、慢
性病盛行率上升,臨床上急需有一客觀,有效與簡易的風險
評估方式, 供手術醫師與病患參考。現今評估手術風險的
指標有很多的選擇,其中 Charlson 合併症指標(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是一評估多重慢性病合併症常用
指 標。此指標是將心肌梗塞等 19 種相對危險值的合併症給
予不同權重分數,分數 越高病人的死亡風險越高。CCI 也已
經被證實是一個具有信度與效度的工具,並 且適用於測量
病患的合併症。 以本科大腸直腸外科手術來說,CCI 的分數
越高,不僅是跟手術短期的死亡風險 呈正相關,也跟長期
病患的存活有很強的關聯性。除此之外,CCI 分數也可以用
來預測大腸直腸手術特定相關併發症(例如:腸吻合處滲漏
與術後腸阻塞)的發 生。甚至有先研究表示,CCI 分數的高
低可以用來預測住院的醫療總花費之多 寡。不僅如此,許
多研究也指出 CCI 分數的運用,在腦外傷,腹部緊急手術,
心胸外手術等重大術式之風險預測的角色 可是現今計算 CCI
分數,還是以人工計算為主,並且會因為共病症的判讀而有
所誤差,因此發展一自動化計算之整合系統,可以依據不同
手術類別,給予不同 的風險評估,提供醫療人員與病患一
重要資訊,做更積極的準備。
方法:我們使用院內疾病分類診斷碼(包含 ICD-9-CM 和
ICD-10 管理資料中合併症的 編碼演算法)取得病患共病症資
訊。判斷共病之資料期間或來源,包括「當次住 院」、
「當次併前一年住院」、「當次併前一年住院及門診」三種。
合併後計算該病 患之 CCI 分數。接著以疾病分類醫療查詢
檔,住診申報手術醫令,醫療服務給 付項目,與 CCI 進行
串檔進行分析。預後指標包含,住院中死亡(含並為自動
出院),術後需加護病房住院照護,總住院天數大於十四天,
出院後十四天再入 院,醫療總花費等。 統計方法以 SPSS
羅吉斯迴歸比較各預後之風險勝算比。
結果:此結果是以土城醫院 2024 年接受手術病患之資料進
行分析。總體來說,總共有 7412 接受手術。平均之 CCI 分
數為 2.21 ± 3.56。以羅吉斯迴歸分析 CCI 分數跟 術後死亡
的分析可以看出,CCI 分數每上升一分,則患者死亡的勝算
比為 1.155。倘若先以 ROC curve 去計算決策值 cut-off
value 為 3.5 分。則 CCI 大於 3 分的患者,相對於 CCI 小於
等於 3 分的患者,在接受手術後的死亡勝算比為 12.13。
此再舉一例,為病患接受大腸直腸手術後,術後需加護病房
住院照護之風險評 估。2024 年度共有 137 位患者接受大腸
直腸手術,平均之 CCI 分數為 8.34 ± 6.55。以羅吉斯迴歸
分析 CCI 分數跟術後死亡的分析可以看出,CCI 分數每上升
一分,則患者接受加護病房照護的勝算比為 1.094。而以
ROC curve 去計算決策 值 cut-off value 為 7.5 分。則 CCI
大於等於 7 分的患者,相對於 CCI 小於 7 分的 患者,在接
受手術後需加護病房照護的勝算比 3.341。 此兩個例子可以
顯示出,利用疾病診斷分類碼,自動整合後之 CCI 分數,可
以 做很多不同的風險評估,包含不同的術式,與不同的風
險指標。給予臨床醫師與 病患更多客觀的風險訊息。未來
的發展可以朝向,全自動化分數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