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但盡凡心第3集
P. 205

隨氣而出。出盡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

                  和,但一亦足。



                  《8》閉口:唇齒相抵,舌尖向上齶,有什麼好處?自有

                  甘露瓊漿流出,不會口乾。



                  《9》閉眼:令斷外境,而略露光。睜三分眼,看眼前一


                  尺之地即可。若太開,精神不易集中,完全閉著,又會昏

                  沈。



                  《10》端身正坐:猶如坐在奠石上,身手四肢不可亂搔

                  動。這就是初入禪定,調身之法。



                  4.調息:不澀不滑。氣息不暢曰澀,過於急促曰滑。一調


                  息凡有四相,前三為不調相,後為一調相。

                  ⓵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守之則散。

                  ⓶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守之則結。

                  ⓷氣相:雖復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守之則勞。

                  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穩,

                  情抱悅豫,守之則定。



                  二若欲調之,當依三法:

                  ❶下著安心,靜坐時,安心臍下二寸半,或安心足下最


                  好。

                  ❷寬放身體,身心放鬆,此法對於神經衰弱或聯考病,

                  精神分裂症,高血壓患者而言,助益甚大!









                                                          204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