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宗教的式微与复兴之路
        P. 94
     复兴宗教组织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为此,华人传统宗教组织必须具备足够的意愿以及资源
               (即足够的财力、人力与物力支持)以便更好地推动整个宗教组织的发展并迈向复兴的方
               向。由于需要更多资源的支持,华人传统宗教很多时候被迫在维持日常运作之余,还需要
               想方设法为自己筹集更多资源以便自身团体可以组织更多活动以吸引信众参与。然而,据
               研究团队所接收到的反馈,部分华人传统宗教已不再具备自我复兴的能力,原因亦如前述。
               据领袖们的反馈,他们一方面是自己投入到复兴宗教这一事业的意愿并不强烈,另外自身
               所处组织也在面对资源匮乏的挑战。最终这总总的一切不足,将直接导致该宗教组织发展
               只能因循守旧,并不能很好的因应时代的改变而做出突破性的调整。为此,这类型的华人
               传统宗教组织应被归类成“传统型”,其大致特点如下:
               5.5.1.1 缺乏对现状与将来发展之明确计划
               首先在计划的部分,“传统型”的华人传统宗教组织所表现的特质就是缺乏计划。一般而言
               他们都仅专注于解决处理日常事务,缺乏一个更长远与全面的远见与计划。如 JW 先生所
               言,“我们对未来并无任何计划。如今,我们只能计划解决每日维护运营的问题而已,唯
               有当眼前事务都解决之后才能思考更长远的未来。” LG 先生也强调了相似的观点,“我们
               也明白要推广宗教需要从教育下手。但现实是,我们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战略或者计划来推
               动。”
               5.5.1.2 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以及组织能力
                “传统型”的华人传统宗教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以及相应的号召力、组织力。据 TH 先生所
               言,许多道教的组织并不像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本身并没有全职的道长去维护与推动他
               们的宗教事务;而 TA 先生也同意这一观点。据研究团队在焦点小组访谈过程当中的观察,
               其他受访的华人传统宗教也没有全职的宗教事务工作者,许多宗教组织内的主要委员几乎
               都并非全职宗教人士,因此都只能在兼顾自己本职工作之后,有剩余的时间才可以抽空到
               宗教组织当中去奉献自身的力量。而相当多一部分这类型的宗教组织是由一些对自身教义
               并不了解的人士在主导与管理其组织团体事务。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