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37

就是真信,「欲生我國」就是切願,「乃至十念」是持之以恆的

               念佛。「「至心信樂」(真信)「有兩個意涵,就是善祖說的:

                   心、         「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
                       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深信自己是凡

                       夫,曾經造下許多惡業,現在沉沒在六道,生生死死輪
                       迴不停,自己没有力量脱離。「

                   二、         「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攝受眾

                       生無一遺漏,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深信唯有阿彌陀
                       佛的大願能救度罪惡生死凡夫,能夠攝受眾生。凡夫要

                       往生淨土唯有依靠佛力心途。

               有此兩個「深信」的念佛人,信心十足自己可以往生淨土,所
               以很快樂、安心的持名念佛,不會因為自己依舊有妄念而覺得

               煩惱不已。

               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說:「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
               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

               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其中的
               「回心念阿彌陀佛」就是知慚愧、常懺悔、勤念佛、專念佛。

               這就是「易行道」的真義。

               善導大師在《法事讚》說:「謗法闡提(之前極力毀謗念佛法
               門的人) 回心皆往。」最後的四個字「回心皆往」就是知慚

               愧、常懺悔,回心念阿彌陀佛的人都可以往生淨土的意思。

               凡夫畢竟是凡夫。知慚愧、常懺悔,不表示凡夫對同樣的過失
               不會再犯。祖師們不敢妄說自己是徹底的清淨人。法然上人自

               認是「十惡之法然」;省庵大師自稱「極重罪人」;印光大師自
               號「常慚愧僧」。祖師們並非自謙,而是真心地那樣認為。淨
               空法師卻認為凡夫知錯了,就不再犯錯,能够達到純善純淨。

               在這方面,祖師們與淨空法師的觀點差異很大。







                                                    37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