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32
六、 「這個法門是易行道,其他的法門我們稱它作難
行道。為什麼?它要斷煩惱。斷煩惱對我們來講那是真
難。你煩惱習氣斷不了,你就不能往生(淨土)。「我們
這個法門,煩惱習氣斷不了也能往生,比較起來,這個
容易多了,所以稱之為易行道。你至少要具足“發菩提心,
心向專念阿彌陀佛”,要具足“十善業道”。「具足“十善業
道”「肯定具足「“弟子規”。」注「30
上面的六段說話,只是第心段符合淨土宗的經言祖訓,其餘的
五段似是而非。他說的「易行道」不折不扣是「難行道」,因
為它要具足「發菩提心」、「十善業道」及「弟子規」。「
「
「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講得非常明確:「一切凡夫,不問
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
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善祖講的「心心專念彌
陀名號」跟「十善業道、弟子規」毫無關聯;而「不問罪福多
少」的意思包括了「不管有没有孝道」。
法照大師的偈子:「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但使
「
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表達了與善祖相同的意思。
大安法師也有談到孝道。他說:「無論出家還是居士,學佛的
目的是要解決輪迴問題。解決輪迴問題就是一心靠倒阿彌陀佛
的願力,跟行孝做得好不好,沒有直接關聯。當然我們也強調
孝道。孝道做得好,往生的品位高; 孝道做得不怎麼好,但是
具足信、願、稱名,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注 31
「老法師」說的「易行道」心點也不容易。他要求生活規範依
照「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這五大項,然後心
心心意的念佛求生淨土,才能夠成功。他列出的五大項基本科
目,雖然是佛弟子應當修的,卻極難全部依教奉行,只是「
「
「三福」心項就細分為十心事:「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