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5 - 厘清若干关于净土宗的误解 覃亚湾编写
P. 305

《华严经,寿命品》云:“娑婆世界释迦如来佛刹一劫,于安乐世界阿弥

               陀佛刹为一日一夜。”《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云:“此娑婆世界满
               一大劫,较量时分,是彼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刹一昼夜。”这两句经文
               说白了,就是讲念佛人往生到了距离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土”之外的西方
               极乐世界,用娑婆世界的时间来衡量,不知道还需要修行多少亿万年才能

               成佛;如果用极乐世界的时间来衡量,却是没有多久。


               既然如此,讨论在“娑婆世界”与在“西方净土”修行,哪一个比较快成
               佛,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对凡夫来说,考量哪一个法门是“平生业成”才
               有意义。念佛人平时就获得阿弥陀佛开出的保证单,将来会蒙佛接引。往
               生到了极乐世界,因为不会再投胎,也就没有“隔阴之迷”的烦恼,何愁

               不开悟?


               佛教徒常说“开悟在楞严,成佛在法华”。在此娑婆世界精进的修《楞严
               经》、《法华经》(也包括其他的“圣道门”)可以成佛,如果这一世不
               能开悟成佛,来世到回来娑婆世界继续修行,一直到成就佛道才停止。问
               题是,谁可以保证自己一定能够生生世世投胎在人道,继续精进的修行?



               修念佛法门,往生净土之后,在极乐世界继续修行,是比较稳当的选择。


               问(6):成就佛道之前必须行菩萨道,而行菩萨道必须看到或者感觉到
               痛苦之事,才会生起慈悲心。既然极乐世界毫无痛苦,在极乐世界的修行
               者看不到、感觉不到苦,他们怎样会生起行菩萨道的心愿?


               答(6):念佛人常说“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如果一个人不觉得娑婆

               世界是“苦多乐少”,他无从升起脱离心(要在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离开
               这个多灾多难的娑婆世界)。缺乏脱离心,也就无从发愿要欣求净土。


               成就佛道之前必须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必须要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没
               有菩萨道可言。慈悲心的升起,与行菩萨道可以发生在同一个时候,现在
               升起慈悲心,现在马上就行菩萨道;也可能是很久以前起了慈悲心,现在

               才行菩萨道。


               打一个大家容易理解的比喻。某位大富翁,小时候非常贫苦。因为有刻骨
               铭心的贫苦经历,现在他的经济能力许可,所以他时常慷慨的捐助贫苦。

               请注意“时间点”:以前经历穷困,现在行善布施。


               某些大慈善家不是白手起家,而是继承了千亿的家业。他们虽然没有经历
               过穷苦,却能够对他人的贫困感同身受,而伸出援手。那是因为他们前世
               的因缘而导致的。


                                                                                                      305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