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課程教材(電子書版連結)ALL_Neat - 複製
P. 32

淺山˙客客  客家淺山產業學坊建建置計畫











































                            堆放養養菌
                        養菌期為菌絲生⻑⻑之重要時時期,此時期期若能使菌絲絲順利成⻑⻑,則對後續續出

                          菇的香菇實體產量量有重大影影響。而此時時期最重要是是選擇適合合菌絲生⻑之之場
                          所,在合合適之區域域可使香菇菌菌絲成⻑旺旺盛,並可抑抑制雜菌發發生,而菌絲絲生
                          ⻑完成時的段木稱稱為「榾木木」,此狀態態是為可進行行出菇的段段木。

                        場地選擇主要以溫溫度 25~277℃、溼度 660~70%,且且「通風」對避免病害害發
                          生有相當的影響,,因此養菌菌場多選擇通通風良好並並有少量陽光光的地區。

                        段木在養菌期通常常會進行堆堆放,藉以減減少空間之使使用,對放放之方式會依依季
                          節、場地地影響有所所不同,在一一般平坦潮潮濕的養菌場場會以人字字形或合掌狀狀放
                          置,而在在地勢平坦坦但潮濕多霧霧的地區則則建議以井字字型排列,但由於井字字排
                          列會讓上層及下層層的段木造造承速度上的的差異,因因此需要適時時進行翻堆堆。



                            出菇管管理
                        段木內的菌絲要出出菇時,將榾榾木移到適適合的場所堆放,以便便出菇。出菇菇所

                          需要的環境與養菌菌場不同,一一般需在相相對濕渡達 75~85%的的環境,並利利用
                          浸水之方式進行人人工補水,若若段木含水水量過低會減減少產量,但含水量過過高
                          也會使產量受影響響。

                        一般於初春時接種種,在秋天時時即會發生生少量之報信信菇,其 2 至3年之段段木
                          產量最佳,自然發發生可持續 5至6年,總產量可達達段木重量量之 20~35%%。




                                                          -29-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