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107年定位與特色地方知識暨優良課程研討會手冊 電腦版
P. 19

2018 年新北市社區大學「定位與特色:社區大學裡的地方知識暨優良課程研討會」

                             讓土地成為我們的依靠:  雙和地方學與實踐


                                              /永和社區大學主任秘書    林家安

                                               社區大學的在地基因/使命

               在狹小的水泥城市中,留下綠色的淨土;在容易迷途的巷弄中,變裝踩街走讀;在對行
          人極度不友善的馬路空間,推行低碳交通......做了這麼多勞心勞力、看似和辦學無關的行動,

          其實都是為了回應一個提問:社區大學只是位於社區內的學習機構?還是能帶著獨特理想性
          及深耕在地的學習使命,走入社區巷弄,成為地方發展中重要的一員?


               放眼世界,台灣社區大學的成立,堪稱獨一無二的創舉。它不僅僅是提供年輕人、早年

          失學的成年人重新學習、理解教育真義的地方,還是開拓視野、與他者互動成長的場域;換
          言之,社區大學所傳遞的知識內涵有別以往體制學校的套裝知識,是建構在真實世界和每個

          人的生活經驗。當每個學習者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探究問題,學習熱情點燃了,即想要更進
          一步解決問題或是身體力行。所以,社區大學的理念並非空泛言論,而是要進入課程、深根

          在地予以社會實踐。

               過去 20 年,社區大學在地方知識的累積與實踐上有相當豐碩成果,例如新莊社大有「成

          人之美生態村」、永和社大的「生態雙和願景」,皆強調以地方為師,不斷形構地方生活文化
          的知識系統,其背後的校務發展、課程規劃都有或深或淺的地方學思維。


               這 20 年來,永和社區大學和地方的互動,大致可分為幾個進程:從 2004 年開始,先

          嘗試和週邊社區互動,探尋在地文化的同時,也進行環境再造的工作;漸漸地,和社區摸索、
          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夥伴關係,在第二個階段(2010~2015)便擴大範圍,不只永和,更與

          中和的社區合作,共同討論凝聚出城市願景;最後,近年社大工作團隊因許多年青人的投入,
          在貼近地方的方法上,展現更多的創意與可能性,開始嘗試跨領域、跨族群以及把藝術帶進

          社區等計畫。


                                                     越來越接地氣
               永和社區大學於 1999 年成立,初期努力整合學習資源,創建新型態的終身學習架構,
          如「學術、藝能、公共性社團課程結構」、「公共參與週」等。待起步走穩後,將學習觸角延

          伸至社區,各課程發展依照在地特色加以深化,朝向「以人為本」、「探尋在地文化」以及「環

          境再造」的方向擴展。



                                                                                                        18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