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107年定位與特色地方知識暨優良課程研討會手冊 電腦版
P. 26
2018 年新北市社區大學「定位與特色:社區大學裡的地方知識暨優良課程研討會」
路徑」、「泰山草埤文化地景公園」的倡議,皆源自遶境新莊核心團隊這幾年對地方發展的關
注,盡一己之力希望讓進行式的都市更新計畫,不是去地方脈絡的土地開發而已。
除了上述以行動累積地方知識,學習抓地力的參與式規劃討論,把握機會政策遊說之
外,嘗試各種閱讀城市的方式,讓人們感官和感受的層次更豐富,也是近兩年覺得最值得跟
大家分享的工作方法。
城市觀察多元視角豐富地方學樣態
自 101 年新莊社大積極投入一連串搶救武德殿、郡役所和日式宿舍群文化資產保存運
動,一開始的導覽走讀都因運動而難免顯得歷史感沉重。但是約莫 103 年「新莊公辦都更案」
按兵不動,本校也從高張力的訴願行動轉為柔性的藝文活動,我們改採在海山里封街舉辦「
新莊遊藝日」,每月新莊故事遊藝隊的老街走讀活動,也更加著墨在現在的老街日常故事,
甚至為了導入老街藝文新元素:在海山里一家老屋復舊的「老厝邊麵店」放映懷舊電影、舉
辦人文音樂會,並挪用「街角博物館」的概念,邀請海山里店家和軒社用物件說故事,由在
地人擔任說故事人。這樣美好的經驗複製到散步節的節點設計,在地人現身說自身的故事成
為散步節導覽解說的特色。
去年散步節將「城市考現學」的概念放入路線設計裡,強調透過「觀察之眼」,練習在
日常生活環境中找到另類的驚喜。今年新莊百年願景散步節又有兩大突破:一是嘗試虛實故
事線交織:當地人的上學路為主路線,再輔以歷史脈絡改編的童話故事做為遊戲解謎,虛實
呼應的路線設計讓參與民眾更有參與感。二是散步路線的設計距離比往年更加縮短,有意識
地降低文史導覽解說的強度,刻意設計人們與環境實際互動的時間,強調只要有旺盛的好奇
心,就可以進行城市觀察,路線中的故事解謎和五感體驗遊戲主要是引發動機,讓人們對城
市環境的感知更強烈。
另外,幸運地遇到不同專業領域的師資群,給予田野工作方法不同的刺激與啟發,例如,
博物館學背景的王新衡老師「街角博物館」、「工業遺產的敘事性保存」的概念,蔡嘉信老師
的「直觀觀察法」、蕭芸安老師的「聲音地景」、陳泳翰老師的「第一人稱口述訪談」、黃子
芸老師的「公民參與的都市規劃」,黃香萍老師的「五感自然體驗設計」、陳思穎老師的「社
會設計」……,都是這幾年在地行動裡非常重要的養分,讓新莊社大地方學建構之初,學得
許多田野現場裡人與人、人與環境互動的竅門。這些竅門看似簡單卻又深刻,總是有辦法讓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