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107年定位與特色地方知識暨優良課程研討會手冊 電腦版
P. 29

2018 年新北市社區大學「定位與特色:社區大學裡的地方知識暨優良課程研討會」

                                                    生態雙和是什麼
               永和曾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人均享有的綠地面積僅有一張報紙大小,在這樣

          的城市中,我們希望以生態雙和願景作為喚起大眾將最擁擠的城市變成永續發展生態家園的

          想望。「綠色空間」:如上述,在一個嚴重水泥化,無論人口或房屋密度都極高的城市,我們
          要如何創造更多綠色的空間?降低甚至打開校園圍牆,與社區共享綠地空間,將都市中的廢

          棄畸零地進行綠化改造,新店溪沿岸高灘地生態化,這些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綠色生活」:

          高密度的現代都市另一項問題就是過度消費與資源的浪費還有垃圾問題。綠色生活想要達到
          的就是更環保、永續的生活方式,舉凡生活中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以消費支持有機/友善

          種植方式的小農,廢棄物轉化創作再利用都是。「綠色交通」:如迷宮一般蜿蜒的中永和巷弄
          是所有初來乍到的外地人的惡夢,在這個面積不大的城市裡、狹窄的巷弄間,是否可以慢慢

          減少汽機車的使用,改以單車、走路的方式。探索這個城市每個角落的故事,是我們對綠色
          交通的期待。「綠色權利」:綠色象徵著開放包容與友善,我們希望在改善這個城市的居住環

          境與生活方式的同時,弱勢及少數族群的權利也能夠被看見,如高齡化社會中年長者在城市

          中的歇腳空間,身障朋友在騎樓遍布的環境中能否來去自如,能否如一般人一樣輕易接近公
          園綠地,新住民的文化是否能被一般人所尊重了解,性別少數族群是否能夠擁有和一般人一

          樣的權利,並免於被歧視的恐懼。以上四大訴求,就是中永和兩所社大的生態雙和願景。


                                             除了生態雙和之外的地方知識

               中和地區作為與永和共存共榮的生活圈,除了希望一同推展「生態雙和願景」之外,我
          們也因為中和的地理與人文環境開始關注以下的議題:南勢角山系的自然生態與人文、中和

          消失的溝渠,瓦窯溝的髒亂問題與沿岸徵收綠化、中和廟口與漳泉拓墾的歷史,眷村發展的
          歷史軌跡,新移民文化,華新街與緬甸族群。



                                                  生產地方知識的方法
               如上述,新中和社大除了生態雙和之外,還想發展許多議題,但這些議題要如何變成地

          方知識呢?這就要從我們從去年開始發展的「社區的一堂課」說起了。在社區的一堂課這個
          計劃之前我們嘗試過「開放的一堂課」,就是從社大既有的課程中,尤其是學術課程通常招

          生較不易,講師的課程內容規畫精彩卻常常叫好不叫座,於是工作團隊就會從中挑選幾堂覺
          得可以向社區民眾開放的課堂,並事先跟講師同學說好,那些被挑選出來的課堂同時會成為

          公共論壇,除了原本選課的同學,還有機會給有興趣的社區民眾來接觸。但這種方式對講師

          來說是較為被動的由社大工作團隊挑出覺得不錯的課程來開放,另外生活藝能類的課程,相




                                                                                                        28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