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9 - 易經_Neat
P. 299
“食”古音均为“职”部,是入声韵。所以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中说
过:“《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
在这里有人要问,爻辞为什么要以鸟飞起兴呢?这是由于鸟的生活规律与
太阳之升降有密切关系。清晨,太阳刚跃上地平线,阳光尚未普照之时,鸟首
先睡醒,叽叽喳喳地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傍晚,当太阳开始落山,尚未收尽其
余晖之时,鸟类已开始归巢。因此可以说鸟类对于阳光是很敏感的。初九位于
明夷之初,间隔光明受到伤害还远着呢,但君子有见机之明,不等难作即自晦
其明,急速离去。这与傍晚时归巢的鸟十分相似,它们并不是等到入夜之后才
开始飞回鸟巢,同样也有见机之明,故以鸟起兴。再一点,“飞”的具体情况
也与“君子于行”的情形类似。首先,一个“飞”字使人感到君子的离去行动
迅速;其次“垂其翼”,也就是收敛其翅膀低飞,不敢展翅翱翔,使人感到君
子为了自晦其明,尽可能地隐蔽不暴露自己的行迹。这样一来,君子就太辛劳
了,由于急于逃难,无暇顾及饮食,竟然三天没吃上饭。“三日”是虚指,意
为多日。古时常以三表示多数,如《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
行。”清代汪中《述学·释三九》有具体论述,可参考。
这里的“有攸往,主人有言”,这里的“言”是责怪之言。由于初九以阳
处明夷之初,间隔受到伤害还远,祸端似乎并未发生,所以所到之处,主人们
对初九的行动都很不理解,必有疑怪责让。这就是“三日不食”的原因之一。
《象传》解释说:“君子于行,义不食也。”就是说因主人无礼“有言”,有
辱君子,君子以义为重,忍饥而不食。
36.5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白话
六二:鹈鹕,鹈鹕,伤于左股,君子负伤,因马获救。吉祥。《象辞》
说:六二爻辞所讲的吉祥,是由于六二阴爻处于九三阳爻之下,正像马顺从主
人善体人意。
解读
夷,伤。用,因。用拯马壮,犹言因马强壮善跑而获救。此旬当与“明
夷,夷于左股”连看,取此以譬某人负伤因马获救。顺以则,此以六二、九三
爻象、爻位为据,六二阴爻为柔,九三阳爻为刚,六二居九三之下,所以说
“顺‘。则,法则。《诗经》:”此物四骊,闲之维则。”即指驰驱的法则。
此处当指御者的心意。顺以则,特指马面言,马地类,阴物,正当六二阴爻之
像。犹言马顺从,善体人意,故拯救了受伤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