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8 - 易經_Neat
P. 298

君子在领导众人时,若过于明察秋毫,手下的人就觉得不安闲,觉得自己

                   的缺点被看得一清二楚。若能适当地用晦,手下的人就觉得君子对他们很亲

                   善,也不会因自己有些小缺点而局促不安。这样老百姓就会无忧无虑地工作和

                   生活,对领导者也很信任,衷心拥戴。这就是晦明施治,其明益显吧。这就是

                   古代统治阶级总结出来的一条很重要的政治经验,在现代的治理工作中仍有鉴

                   戒意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领导者要看到这一点,故要适当地“用晦”,

                   这样才能使部下心情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否则就会使部下心情紧

                   张,工作但求无过,而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6.4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
                   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白话


                        初九:“鹈鹕在翱翔,停栖在沼畔。君子离家走,三日无食粮。”筮遇此
                   爻,有所往,则必遭主人谴责。《象辞》说:君子在旅途中,依礼义不能蒙羞
                   受食。
                        解读

                        “明夷于飞”四句,是引诗作占。其中三句是四言,“垂其翼”不应独少
                   一字。汉帛书《周易》翼字上有“左”字,当从之。明,借为鸣。夷,借为
                   鴺,即鸣鴺。鴺声假为鹈,鸣鹈,即叫着的鹈鹕。鹈鹕,一种水鸟,俗名淘

                   河。(采沙少海先生说)②言,谴责,刁难。


                        初九爻辞前四句像一首小诗,前两句用鸟飞垂翼为起兴,后两句为所言之
                   词,述及“君子于行”的情况。这四句的确像一首诗,且偶句押韵,“翼”、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