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74

在和自己共處時,我其實是兩個人,我不能逃避我自己,而得要回答我自

                          己提出的問題。就好像在舞台上,只是一切發生在一意識之中,這是一齣


                          純精神的戲劇。做為一個思考的人類可以說是雙重的,既是我也是你。

                          (Ingeborg Gleichauf, 2004)



                         由此可見,本文在此所闡述的思考,是一種深層次的思考,是自我的內省,

                   屬於沉思的生活(vita comtemplativa)。 但僅止於沉思對漢娜來說是不夠的,不同


                   於以往傳統的哲學家總是僅專心致志地發展、建立自己的學說,漢娜非常重視實

                   踐的重要性。在《人間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一書中,漢娜提出了相對

                   於「沉思的生活」(vita comtemplativa)的概念──「行動的生活」(vita active)


                   (又稱為活動生命)。而活動生命又分為一、勞動(labour);二、工作(work);

                   三、行動(action)等三種主要活動(Hannah Arendt, 2015), 三者共構成人的活


                   動生命,對於漢娜來說,行動是最重要、同時也是本文這一節主要所要探討的,

                   但是在探討行動之前,我們將會先對於共構這個行動生活的三個要素先做一個簡

                   單的介紹,才能得知,何以漢娜會特別重視行動與行動的重要性,以下本文將分


                   別用(圖一)和(圖二)來簡單介紹他們之間關係的組成和層級。


















                               圖一                                  圖二




                   一、勞動

                                                            13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