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78

第三章  史丹佛監獄實驗的啟發



                          在前一章,我們討論到了極權主義與希特勒所主導的納粹大屠殺,  納粹

                   大屠殺看似是歷史中的一起極其邪惡的事件,但究其因,惡的發生其實也不過只

                   是緣發於一個小小的不思考所產生的。因此,這一章本文將介紹一個心理實驗─


                   ─史丹佛監獄實驗,透過史丹佛監獄實驗,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到,不思考是如何

                   引發和促使惡的發生。史丹佛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 1971 年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金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 1933-)

                   所進行的一項心理學實驗,其目的是要觀察人類對囚禁的反應和囚禁對監獄中權

                   威者和被監管者的行為影響。


                          研究小組在加利福尼亞州當地的報紙上刊登了消息,徵集志願者參與監獄

                   生活的研究,為期兩周,志願者每天能得到 15 美元的報酬。有 70 名應徵者被召


                   到史丹佛大學面試,其中 24 名年齡與美國大學生相仿、被認定為身心健康的正

                   常人被選中參與實驗。從 24 人中隨機抽取一半的人擔任看守,剩餘一半擔任囚

                   犯。志願者們被告知,飾演囚犯可能會被剝奪公民權利,且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


                   飲食和醫療。他們被告知在某個周日在家裡等待,到了當日,他們便真的被待捕,

                   並被帶到史丹佛大學心理學系地下室的模擬監獄。

                          但實驗並未如期進行完,因為情況的失控而被迫提早終止。封閉的環境與


                   權威使得看守與囚犯愈來愈符合其身分,甚至忘卻了這只是個實驗。看守開始忘

                   形地對囚犯任意體罰、進行肉體與精神上的折磨,強迫其作些在外界看來駭人聽

                   聞的事,他們變成他們從沒預料到會變成的人。在實驗的第一天,志願者們均都


                   尚未進入狀況中,直至第二天囚犯的有意挑釁,使得金巴多介入,要求看首採取

                   措施以控制局面,而自看首採取措施後一切便都改變了,監獄的密閉環境與幽微


                   氣氛、看守位於上位者所感到的權威感與宰制他人的快感和囚犯受盡各種無預期

                   的侮辱所感到的氣憤與不滿,種種都成了促使情況惡化的催化劑。

                                                            17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