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80

結論



                          從馬克思的異化、階級與意識形態,我們了解到了促成不思考的環境為何,

                   及思考的道路是如何層層被包為堵住其道路的;而從漢娜.顎蘭我們則得以了解

                   思考的本質與重要性以及不思考所可能遭致的後果;更是從史丹佛監獄實驗的實


                   例得以了解到不思考的現場是如何形成也如何造成惡的發生,雖其中因素與原先

                   所討論的情況不盡相同,但我們可以從其中得知些許的共通點。


                          在馬克思的異化、階級與意識形態中,不思考的結果是因為人受到個人本

                   身到團體環境的影響,自身從主體變為客體的狀態,因為主動性和身為人的本質

                   的逐漸喪失,而漸漸失去了與生俱來的思考的能力,在此,思考是被動的喪失與


                   被剝奪;而在漢娜鄂蘭的思考與行動中,我們則得以知道人的本質即是思考的實

                   踐,也就是行動,而當人放棄思考和行動,或是不去行使這個能力,便會喪失人


                   的獨特性與多樣性,從而被團體(組織)所同化,失去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可能

                   造成惡的發生;而在史丹佛監獄實驗中,人因為權威對自身的利與不利而服從、

                   妥協,在這第一次服從中,人無形中便喪失了自己的主動性,隨之而來的便是被


                   所屬組織的同化與惡的產生。

                          思考、乃至於行動,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中常見也習以為常的字詞,我們

                   自以為了解,卻也對其真正的意義不慎明瞭,在本文我們討論了思考的本質與意


                   義,也討論了行動的重要性,明白了行動之於漢娜何以如此重要,從而也得以此

                   借鑑於自身。思考與行動並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習以為常的那般,思考是經過

                   與自己內心的對話後,所做出的決定,而後再以行動將之實踐;行動是一個又一


                   個不斷的自發的行動,絕非是跟從任何一個「他人」,做出與他人相同的行為,

                   而行為之所以與行動不同,則是因其是經過自己的思考所產生的。關於思考的作


                   用,以下這段話可以很好的解釋:




                                                            19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