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猪病防治
P. 119

2.咽喉型(急性型)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体温升高达 41~42.5℃,精神委
              顿,食欲不振。症状严重时,黏膜发绀,呼吸困难,多数猪在水肿出现后 24 小时内死亡,
              也有不治而愈的,但这些猪有带菌的可能。

                   3.肠型    一般症状不如咽喉型明显。严重的感染猪消化紊乱并伴有呕吐、停食、血痢,
              可导致死亡,大多数较温和型的感染猪可康复。
                   4.隐性型   主要发现于屠宰后检验。
                   【病理变化】

                   1.败血型  脾肿大 2~3 倍,变黑,腹腔出现血污染的液体。
                   2.咽喉型  咽喉和颈部皮下呈出血性胶样浸润,头颈部淋巴结,特别是颌下淋巴结急
              剧肿大,切面因充血、出血而呈樱桃红色,中央有稍凹陷的黑色坏死灶。镜检见淋巴组织

              呈严重的出血、肿胀、坏死,外围有广泛的水肿区。扁桃体充血、出血和坏死,表面有纤
              维素伪膜。
                   3.肠型  主要发生在小肠,肠壁的淋巴小结肿大、出血,有时有坏死和溃疡,邻近的
              肠黏膜呈出血性胶样浸润,肠壁粗糙变厚。肠系膜淋巴结可见肿胀、出血或坏死,常伴有

              肠系膜水肿。腹腔有红色腹水,遇空气后可凝结成块。脾软而肿大。肝充血或水肿,间有
              出血性坏死灶。肾充血,皮质呈小点出血,肾上腺间有出血性坏死灶。
                   4.隐性型  常见于颌下淋巴结,少见于颈、咽后和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结不同程度的
              增大,切面呈砖红色,散布有细小灰黄色坏死病灶或暗红色凹陷小病灶,周围的结缔组织
              有水肿性浸润,呈鲜红色。扁桃体坏死和形成溃疡,黏膜有时脱落,呈灰白色。

                   【诊断】猪炭疽的症状和病变只有参考意义,需要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1.细菌学检验  用血液或脾脏制成涂片染色镜检,若见革兰氏阳性,两端平直,呈竹
              节状的大杆菌,或荚膜染色,见到单在或 2~3 个菌体相连的短链排列、竹节状有荚膜的粗
              大杆菌,即可确诊。

                   2.血清学检验  常用炭疽环状沉淀反应,将病料浸出物作沉淀原叠加在装有炭疽阳性
              血清液面上,如两液面接触后产生白色环状沉淀为阳性。
                   临床上应与猪肺疫、猪淋巴结脓肿鉴别诊断。
                         【防制】

                   1.对炭疽常发地区或威胁区的猪只,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以增强猪体的特异性
              抵抗力。我国目前应用的有无毒炭疽芽孢苗和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后 14 天产生免
              疫力,免疫期 1 年。

                   2.加强对炭疽的检疫工作。发生猪炭疽后,应立即向主管部门上报,迅速查明疫情,
              做出诊断,采取坚决措施,尽快扑灭疫情。屠宰检验中,若发现猪炭疽,立即停止生产流
              程,全厂进行消毒,按规定对检出病猪的前后一定数量屠宰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接触过病畜、病人的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和进行医学观察 12d。凡皮肤有破损
              或未预防接种者,一律不准饲养和接触病畜、病人,皮肤有损伤者,应作相应处理。

                   4.病猪因其病程短,必须及早用药。抗菌药可选用青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磺
              胺类药物,配合使用炭疽血清皮下或静注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公共卫生  人感染炭疽多为皮肤炭疽,表现寒战,高热,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红斑,


                                                           112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