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猪病防治
P. 117

以局部治疗为主,配合全身疗法。
                   坏死性皮炎应先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用 1%高锰酸钾液或 3%过氧化氢液冲洗,然后涂

              布碘伏软膏,也可用玻璃棒蘸取苛性钠腐蚀皮肤病灶周围组织,其中坏死组织在苛性钠的
              作用下很快出现溶解,用棉球清除坏死组织后,再次用苛性钠刺激周围组织,—般一次即
              可治愈。
                   坏死性口炎应先去除伪膜,用 1%高锰酸钾液冲洗,再涂以碘甘油,每天 2 次至痊愈。

                   全身治疗可防止继发感染和控制病情,可注射土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等。必要
              时,施以强心、解毒、补液等措施,以提高治愈率。
                                              单元二十   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
              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
                   【病原】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大型厌氧性革兰氏阳性杆菌,多单个存在。本菌在动物体内外均
              可形成芽胞,其芽胞在菌体一端,似鼓锤状或球拍状,多数菌株有周鞭毛,能运动。不形

              成荚膜。
                   破伤风梭菌在动物体内和培养基内均可产生几种破伤风外毒素,最主要的为痉挛毒

              素,是一种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动物特征性强直症状主要由它引起,是仅次于肉毒
              梭菌毒素的第二种毒性最强的细菌毒素。它是一种蛋白质,对热较敏感,65~68℃经  5min

              即可灭活,通过  0.4%甲醛脱毒21~31d,变成类毒素。其他毒素如溶血毒素和非痉挛毒素,
              在本病的致病作用上意义不大。

                   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但芽胞抵抗力强,在
              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
                   【流行病学】

                   易感性  各种家畜均有易感性。易感动物中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发生。实验动
              物以豚鼠最易感,次为小鼠,家兔有抵抗力。人的易感性也很高。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中,有创伤才能引起感染。猪多
              由阉割引起,其他各种创伤,断尾、断脐等也可能发生感染。有些病例,见不到伤口,可
              能是伤口已愈合或经子宫、消化道黏膜损伤而感染。

                   流行特点  本病多为散发,无明显的季节性。
                   【临床症状】   猪常由于阉割、断脐而感染。一般从头部肌肉开始痉挛,病猪眼神凶

              恶、发直,瞬膜外露,牙关紧闭,流涎,叫声尖细如鼠。应激性增高,四肢僵硬后伸,赶
              行以蹄尖着地,呈奔跳姿势,出现强直痉挛症状。病情发展迅速,1~2d 症状完全出现。
              随后,患猪行走困难,耳朵直立,尾向后伸直,头部微仰,最后不能行走,骨骼肌肉触感
              很硬。患猪呈角弓反张式侧卧,胸廓和后肢强直性伸张,直指后方。突然外来的感觉刺激
              如触摸、声音或可见物的移动,可使痉挛增强。后期呼吸困难,口鼻有时有白色泡沫。病

              程长短不一,通常 1~2 周,在病畜应激性不高的情况下,表现口松、涎少,体温趋于正常。

                                                           110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