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2 - 第五卷
P. 732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动力必须不断地作为价值增殖的手段并入资本,不能脱离资本,它对
资本的从属关系只是由于它时而卖给这个资本家,时而卖给那个资
本家才被掩盖起来,所以,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本身再生产

的一个因素。因此,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 (70) ①

       古典经济学十分懂得这个原理,以致像前面已经说过的,亚·斯
密、李嘉图等人甚至错误地把积累同剩余产品中整个资本化的部分

由生产工人消费或转化成追加的雇佣工人混为一谈②。还在 1696年,

约翰·贝勒斯就说过:

           "假设某人有 10万英亩土地,有 10万镑货币和 10万头牲畜,而没有一个工
   人,那么这个富人自己还不就是工人?既然工人使人变富,那工人越多,富人也

  就越多…… 穷人的劳动就是富人的财源。,, (7 1)

       (70) 卡尔·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一"在群众受压迫的程度相同的
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无产者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科兰《政治经济学。革命
及所谓社会主义乌托邦的起源})l 857 年巴黎版第 3卷第 331 页) "无产者"在经济
学上只能理解为生产和增殖"资本"的雇佣工人,只要他对"资本先生"(贝魁尔
对这种人的称呼)的价值增殖的需要成为多余时,就被抛向街头。"原始森林中
的病弱的无产者"是罗雪尔的奇妙的幻想。原始森林人是原始森林的所有主,
他像猩猩一样毫不客气地把原始森林看做自已的财产。可见,他不是无产者。
只有在原始森林剥削他,而不是他剥削原始森林时,他才是无产者。至于他的
健康状况,那么,不仅完全可以同现代无产者的健康状况相比,而且也可以同
患梅毒的和患癌癖病的"上流人士"的健康状况相比。不过,威廉·罗雪尔先生
所说的原始森林,大概是指他的家乡吕讷堡的灌木林吧。

       (7 1)约翰·贝勒斯《关于创办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学院的
建议}}1 696年伦敦版第 2 页。

      ①见本卷第 691一701 页。一一编者注
       ②见本卷第 68←心99 页。一一编者注

                                                                                                             709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