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语文
P. 11
高考专题复习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 题. 治责任, 所以, 他们关注儒学的政治功能, 注重儒学体系
① 儒家士 大 夫 的 社 会 身 份 是 由“ 士” 与“ 大 夫” 构 成 中有关典章制度、 国家治理、 社会教化等涉及经邦济世的
社会功能.山林儒学的学者倾向于“ 士” 的学术情怀, 关
两个不同的社会职能. 注儒学的思想创造和文化批判.
② 儒家士大夫首先是“ 士”, 即从事文化知识创造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
传播的学者群体.作为学者文人的士, 他们往往要从事 A. 儒家士人创造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的 目 的 就 是 要
价值建构 和 知 识 创 造.“ 士” 是 一 个 相 对 独 立 的 学 者 群 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 参与封建君王主导下的
体, 并不依附于某一种具体的政治集团, 故而他们秉持的 政治体系与经世治国活动.
思想视角、 政治倾向有一定的超脱性.作为一个相对独 B. 儒家士人一 旦 分 享 了 封 建 君 王 的 权 力 成 为“ 大 夫”
立的知识群体, 他们的政治观念、 思想形态往往体现出超 后, 就只追求在国家政治上承担的相应政治治理责
现实的甚至是理想主义的色彩. 任和社会责任.
③ 但是, 儒家士人还有一个强烈愿望, 就是能够有机 C. 儒家士大夫坚持“ 士” 的身份, 就会与君王产生矛盾、
会进入权力核心成为“ 大夫”.他们意识到, 必须参与到 形成冲突; 而坚持“ 大夫” 的 身 份, 就 会 与 君 王 建 立
“ 治国平天下” 的系统中, 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创造的思想 起密切合作关系.
观念和价值理想.所以, 儒家士大夫特别希望与封建君 D. 儒家士大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 其思想信仰大体是
王展开政治合作, 参与到封建君王主导下的政治体系与 一致的, 但其内 部 也 确 实 存 在 很 大 分 歧, 形 成 了 不
经世治国活动中去.而士人一旦分享了封建君王的权力 同思想体系和不同派别.
成为“ 大夫” 后, 就成为朝廷命官, 进而在国家政治上承担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将儒家士大夫的社会身份细分为“ 士” 和“ 大夫” 两
起相应的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
类, 分别承担文化创造和政治治理的不同职能.
④ 儒家士大夫拥有“ 士” 与“ 大夫” 的不同社会身份,
B. 本文按照“ 士” 和“ 大夫” 的关系、“ 士” 向“ 大夫” 的转
就需要承担文化创造和政治治理的不同职能.因不同的
思想视角、 社会立场而拥有不同的价值理念, 最终又形成 变、“ 士” 和“ 大夫” 的职责逐层展开议论.
C. 文章第 ③ 段重点论述了儒家“ 士人” 向“ 大夫” 转变的
了儒学内部的多元思想和不同学派.儒家士大夫既可能
因为坚持“ 士” 的书生气而追求理想主义和价值理性, 故 内因, 即“ 实现自己创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
D. 第 ④ 段由“ 士” 与“ 大夫” 社 会 身 份、 思 想 视 角、 社 会
而与君王产生矛盾、 形成冲突; 也可能因追求“ 大夫” 的立
立场等的不同, 推论出不同形态儒学产生的原因.
场而坚持现实主义和实用理性, 并在追求政治功利的过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程中与君王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由此可见, 尽管儒家
A. “ 士” 往往从事价值建构和知识创造,“ 大夫” 往往要
士大夫是思想信仰大体一致的社会群体, 但由于这一群
参与到“ 治国平天下” 的系统, 而 要 成 为“ 大 夫”, 必
体中的每一个 个 体 对“ 士” 与“ 大 夫” 不 同 社 会 身 份 的 认
须先做好“ 士”.
同、 不同思想视角的认识偏重, 在思想观念、 社会职能上
B. 儒家士大夫的分化先是因为有“ 士” 与“ 大夫” 的不同
的政治实践中往往会有很大差别, 从而形成了内部分歧
社会身份, 进 而 认 识 有 偏 重, 最 后 形 成 内 部 分 歧 很
很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儒学内部的思想形态和各
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
学派之间的差异, 根源于儒家士大夫拥有“ 士” 与“ 大夫”
C. 汉代以后, 不同形态的儒学就表现为庙堂儒学与山
的不同社会身份.在两千多年的儒学衍化中, 出现了许
林儒学, 两者分别对儒家士大夫的“ 大夫” 与“ 士” 有
多思想与学术的分野, 产生了不同形态的儒学, 如果追溯
不同职责的强调.
源头, 均与“ 士” 与“ 大夫” 的不同社会身份认识偏重有关.
D. 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 两 个 学 派 的 区 别 在 于 两 者 强
⑤ 汉代以后, 统治者的“ 独尊儒术” 只是让一部分儒
调的职责不 同, 以 及 两 者 的 关 注 点 不 同: 政 治 功 能
者步入庙堂, 成为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 其学术思想也成
和思想文化建设.
为国家学术和官方意识形态, 使儒学最大程度地发挥社
会政治功能.而另一部分儒家学者则留在民间, 他们主
要在民间继 续 从 事 儒 学 的 研 究 和 传 播.对 于 这 两 种 儒 完成专题练( 一) ~ ( 三)
学, 学者们分别称为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显然, 庙堂儒
学与山林儒学的分野表现出儒家士大夫对“ 大夫” 与“ 士” 微课视频 免费观看
的不同职责的强调.庙堂儒学的学者倾向于“ 大夫” 的政 [ 内容包括: 整个专题重点内容]
的, 他们需要承担“ 士” 的文化创造和“ 大夫” 的政治管理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