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毕业论文
P. 28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届硕士学位论文
煮步骤不甚了解或不按要求煎煮而影响疗效的问题 [47] 。(2)便于服用、携带,
扩大了用药范围;(3)便于保管、调剂。中药配方颗粒采用铝箔袋包装,避免
了中药贮藏、保管不当带来的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减少了污染,而其包装袋
上都标明了与原生药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避免了传统中药手抓、秤称带来的剂
量误差,有利于更好的调配 [48] 。(4)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疗效,提高了药材的利
用率。由于在工业化大生产上是针对饮片的特性研制不同的提取工艺,有效成分
的提取率高,损失小 [49] 。
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已经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中药配
方颗粒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50] :
① 由于中药配方颗粒改变了传统中药配方调制过程,直接导致关于单煎与
合煎、单煎后药物还原的等效性问题。
② 中药本身基础研究薄弱,药理、药效、毒理尚有许多未清楚之处,成为
了制约中药配方颗粒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在与中医、中药性
味归经配伍理论的衔接,效价比(量效关系),以及有毒中药等方面的研究,目前
尚无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③ 缺乏与之配套的理论指导。传统中药理论已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与中
医理论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传统中药理论的基本着眼点是习用的饮片,与之相适
应的量效关系也以传统剂型为基点,经过长期磨合,有着大量实践基础的支撑;
而中药配方颗粒则在许多基点上与中药饮片存在差异,等量性研究尚需更加深
入。
因此,为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有效,有必要在中药传统煎煮方法上,对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有助于达到最相似的量效关系 [51] 。
1.2.2.3 升麻、地榆、红花配方颗粒
升麻、红花和地榆为临床常用中药,疗效明确,包括深圳三九现代中药有限
公司、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均有生产相应的配
方颗粒。目前,国内已有少数医院将升麻、地榆、红花配方颗粒运用于临床治疗
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升麻、红花和地榆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已有少量的研究报
道,但迄今为止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企业均按自己制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和质
量控制。因此,对升麻、地榆、红花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系统优化,确定合
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将不仅有助于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可控,还可以促进
升麻、地榆、红花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42-5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