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原住民文物用途說明
P. 10
科名:
別名:神仙菜、野木耳、 山茼蒿、
野茼蒿、飢荒草
朝和菜 生長節令:一年生草本植物遍布
台灣全島山野平地
2
食用部位:嫩莖葉,味道有如
hikoki 茼蒿,是種不錯的野
菜
效用:全草:解熱,健胃,消腫。
治腹痛。
科名:茄科
龍葵 別名:烏甜仔菜、黑珠仔菜、牛
3 酸漿、烏仔菜
tatokem 食用節令:四季皆可
科名:落葵科
別稱:潺菜、御菜、藤葵、蔠葵、
天葵、蟳菜、胭脂菜、牛皮
落葵 凍及皇宮菜等
食用節令:
4 hangeroa 營養成分:嫩莖葉含有豐富的維
生素 A、B、C 及礦物
y 質,是一種營養的植
物
效用:促進胃腸蠕動、改善便秘、
消腫及輕微降血作用
科名:
別名:朱薯、山芋 、甘薯,紅山
藥、香薯蕷、紅薯、番茹、
土瓜,紅苕,白薯、金薯。
食用節令:一年四季
番薯葉 效用:地瓜葉味甘、性平,有補
5 中益氣、生津潤燥、養血止
laput 血,以及通乳汁等功效。古
籍「本草綱目」記載,番薯
能補虛乏、益氣、健脾胃
外,還能補腎,番薯葉功效
也相去無幾。
科別:蹄蓋蕨科
別名:山鳳尾、山貓、過貓、實
用雙囊蕨、蕨萁、蕨貓
過溝菜蕨 食用部位:嫩葉
食用節令:夏季
6 生長環境:在台灣常見其成群生
pahekoay 長在低海拔陰濕的山
邊、溪邊、田邊及水
溝旁,但因其能適應
強光,即使在全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