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中国教育史
P. 77
ࡆັྐğGBOOEVP ࠆ౼۷؟ ॉሧਘ
新东方在线[www.koolearn.com]网络课堂课程配套讲义 中国教育史基础详解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掌握和运用游击战的方法,与侵略者展开持久战。
3.政治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首先,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其
次,学习中共党内文件,提高党性意识;其三,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其四,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
4.抗大教学原则(学风):“少而精”、“理论与实际联系”、“军事与政治并重”。
5.教育宗旨:“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
6.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7.课程:政治和军事和基础文化课、实际战斗和生产劳动等。
8.抗大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等。
(四)陕北公学
1937 年 11 月成立于延安,简称“陕公”,校长成仿吾。陕北公学的任务是对知识青年进行“抗战必要
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训练,主要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学习期限二至三个月。课
程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1941 年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干校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五)鲁迅艺术学院
为培养抗战所需的文艺工作干部。1938 年 4 月,中共中央在延安成立。初设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系,
后又增设文学系。学制九个月,分为三个阶段,学习三个月后到前线或根据地实习三个月,再返校学习三
个月,才能毕业。1939 年夏,鲁迅艺术学院与陕北公学、工人学校、青训班合并为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
北前线。1943 年并入延安大学。
四、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一)群众教育
1.任务:一是扫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二是提高政治觉悟,进行军事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2.形式:冬学(最主要)、民校、夜校、半日学校、识字班等。
3.办学政策:民办公助
(二)普通教育
1.根据地小学教育
(1)苏维埃根据地:列宁小学
(2)抗日根据地:巩固地区的小学、近敌区和游击区小学
2.解放区中小学教育正规化,标志着教育开始有意识地从为革命战争服务转移到为和平建设事业服务。
表现在:一是制定长远的教育计划;二是普及教育,学制规范化;三是教学内容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
主,降低政治课和直接实践挂钩的课程。
3.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1)办抗大式训练班;
(2)解放区原有的大学进一步正规化;
(3)创办新大学,如哈尔滨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
五、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紧密结合当前的中心任务,坚持教育为政治服务;
1.在教育对象上,保证当前最迫切的需要,坚持干部教育第一,群众教育第二;群众教育又以成人教
育第一,儿童教育第二;
2.在教育内容上,以革命战争所要的内容为主;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