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中国教育史
P. 81
ࡆັྐğGBOOEVP ࠆ౼۷؟ ॉሧਘ
新东方在线[www.koolearn.com]网络课堂课程配套讲义 中国教育史基础详解
基本要求概括为四个字:“敬业乐群”,并把它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敬业乐群”,即热爱所业、
尽职所业,有优美之情操,有协作之精神,职业教育不仅是为己谋生,更是为群服务。
7.评价: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黄炎培的职业思想具有平民化、科学化、实用化和社会
化的特征,不仅开拓和推进了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理论,而且对 20 世纪 20、30 年代
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当今职业教育也有借鉴意义。
三、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晏阳初(1890-1990),中国平民教育家,代表作《平民教育概论》,1929-1936 在河北定县从事乡村平
民教育实验,1940 年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
(一)“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了以改革农村和农民现状为宗旨的乡村教育运动,晏
阳初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愚”指人民绝
大多数是文盲;“穷”指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弱”指缺乏医疗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
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因此,他提出了三大教育和四大方式。
1.三大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
(1)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对象设置初级平民学校(以识字为主)——高级平民学校(以具体知
识为主)——生计巡回学校的实验(以获得生产实际需要的训练为主)。
(2)社会式教育,即面向社会,以一般群众和农民团体为对象开展读书、演讲等活动,由“平校同
学会”负责推行。
(3)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员为对象的生活、生产常识教育,同时也将大多数家庭组织起来,
联合起来,实施四大教育。
2.“四大教育”:即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1)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
(2)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
(3)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
(4)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二)“化农民”与“农民化”——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
为了实现平民教育的目标,“我们欲化农民,须先农民化”,要做到农民化,就必须了解农民生活的一
切,要虚心给农民做学徒,彻底地和农民打成一片,唯有如此,才能深切的了解农民,才能实实在在的进
行乡村改造。
四、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梁漱溟(1893-1988),是我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乡村建
设理论》。
(一)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
梁漱溟则认为:中国的愚、穷、弱、私只是中国社会的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失调。中国文化
的根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建设入手,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以创造新文化来
救活旧乡村。乡村建设没有乡村教育,便没有前途;乡村教育没有乡村建设,便没有生机,二者是合二为
一的。
(二)乡村教育的实施
1931 年,梁漱溟团结了一批知识分子在乡间进行了为期 7 年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实验。教育形式分
学校式和社会式两种: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