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重口味心理學
P. 27

現一個有關自殺的報導,不知道大夥會不會重新審視其中對於自殺原因的解釋呢?   說到這兒,按理這篇文章就差不多
       了,不過我對自殺這個話題太感興趣了,所以咱們下邊繼續。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一個新聞,就是“重慶紅衣男孩事件”:   2009年 11月 5日中午 12時許,54歲的
       農民工匡紀綠從外地趕回家為住校的兒子送錢。回到家時發現,家裡正門、側門緊閉,平時從來不開的後門卻虛掩著。從
       後門進去,發現屋內一片狼藉,孩子的衣服丟得到處都是。走進正屋,燈還開著,匡紀綠一眼便看見兒子穿著大紅色的裙
       子,裙子上還彆著白花,全身被繩子結結實實地捆著,兩腳之間,掛了一個大秤砣,雙手被捆著掛在了屋樑上,早已死亡
       多時。後來檢查屍體時發現,兒子竟然貼身穿著他堂姐的大紅游泳衣,而自己的衣服卻一件沒穿……有人看到這個也許會開
       始興奮:作者你接下來是要分析紅衣男孩的死亡原因嗎?   我想說的是,其實在我也認為他絶不是自殺的,但是他的這
       種死亡方式背後的意義,卻勾起了我對自殺方法意義的興趣,至於“紅衣男孩”的死,我相信終有一天會有人來揭開這個謎
       的。   從統計數字上看,人們普遍認為,男性更喜歡開槍自殺,女性則更喜歡服毒、跳河或者用煤氣自殺。這些方法顯
       然與男性和女性在生活中的角色有關:男性在生活中扮演了積極主動的進攻者角色,女性則扮演了消極被動的接受者角
       色。什麼情況下女性會使用男性的方式去自殺呢?我在這裡舉兩個例子,大家自己從中一探究竟:   《南京暴行:被遺
       忘的大屠殺》的作者張純如女士於 2004年 11月 9日開槍自殺,年僅 36歲。她在用文字記錄這段慘絶人寰
       的記憶時,其實也是將當年那段悲痛歷史在自己心中又真實重演了一遍,可想而知那種無處傾泄的巨大痛苦是需要多大勇
       氣才能一人承受得住,所以……一名女性聯邦探員,有一次跟同事去一處專門虐殺女性的變態殺人狂的窩點進行取證。剛進
       門,所有的男同事就都退了出來,躲到一旁乾嘔,因為現場實在太血腥太惡臭:各種女性殘屍,腐爛的,沒腐爛的,以及
       恐怖的作案工具遍地都是。這時屋內只剩我們這名女性探員一個人對證物進行分類編碼和整理,完事後她像平時一樣自己
       駕車回家,然後在車內飲彈自殺……很多時候,人們會自然而然地以為,一個一心尋死的人會選擇最容易、最方便、最少痛
       苦的方式來自殺,然而很多數據統計表明:每年成百上千的自殺者卻採取了最困難、最痛苦、最不尋常的方式,幾乎沒有
       一種可以想像出的自殺方式不曾被踐行過。   我們都知道嬰兒在母體時,是浸身子宮的羊水之中的。投河而死的做法就
       能說明,死者在潛意識裡是希望能夠重新回到母親的子宮之中,重新回到那種幸福安寧的狀態。但是諸如投身煉鋼爐或者
       火山口的做法顯然要比被水淹死更痛苦,也更富有戲劇性,他們為什麼要選擇這樣可怕的地方來被“淹死”呢?只能說明一
       點:他們可能背負著強烈的罪孽感,他們在自殺的同時也是在完成對自己的救贖。   美國著名的魔術大師胡迪尼特別喜
       歡從種種不可逃脫的條件下脫身而出,包括“緊身衣”、各種手銬、腳鐐、囚室、木箱、繩索、玻璃盒、鍋爐等等。他的拿
       手好戲就是從埋在地底的棺材中逃出來,或在水底掙脫鐐銬。但是對他進行過調查的人會發現,胡迪尼在潛意識中對他的
       母親有深深的依戀,而這種依戀極大地影響了他整個人的發展。他表演的每一個絶技,幾乎都象徵著一種假自殺。所以大
       家從這兒也能看出那些喜歡把自己困於某處而死的人,其實骨子裡都或多或少有著一定的戀母情結。   讓卡車、火車從
       自己身上碾過,這就表現出死者以一種消極被動的方關於自殺式屈服於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這種自殺方法也進一步印證
       了“被殺的願望”的存在!
         那麼現在再來看海子臥軌前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
       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
       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
       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此時,我在詩中再也找不到
       原先曾感受到的愛、暖、希望、溫情與勵志,相反它現在更像是一份遺書。尤其後面的那幾句:“陌生人,我也為你祝
       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能,這就是海子最後的告別。   最後我們看看類似用燒紅的鐵棍插入喉管的這種
       自殺方式的意義。
         許多醫生都感到奇怪:為什麼有的服毒自殺的人,往往吞下的並不一定是能夠致命但是肯定會帶來巨大痛苦的東
       西,比如鹽酸。
         舉一個案例:   曾經有一個病人很平靜地喝下純鹽酸,然後立刻就嘔吐了。沒過多久,他又企圖再次用這東西自
       殺,而這次是用啤酒將它稀釋。但還是沒死成,可是因為反覆吞食鹽酸,造成他的食道被燒傷,引起食管狹窄。他需要進
       行長期的手術,可是只要這種痛苦的手術仍在繼續,他就顯得很高興,精神振作,並拒絶任何精神方面的治療。最後,他
       出院了,但大約一年後,他吞下爆竹自殺身亡!   來分析一下這個案例:
         這種靠吞食物體自殺的方法可能跟強烈的口唇慾望有關。咱們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口唇期”,知道可以通過口來表達
       愛,表達需要,並獲得快感,就像兒童的吮吸拇指與成年人的口交。吞食物體自殺的人可能就是早期的“口唇期”發展受阻
       或受到過度的制約。   比如,一個愛說髒話的孩子,他的母親制止他這種行為的方式就是用肥皂使勁地擦洗他的嘴
       巴。那麼當他長大後,一旦犯錯或良心受到譴責,便會用類似的卻更為極端的方法(吞火棍和硫酸等)來為自己洗脫“罪
       行”,釋放內心毀滅的能量。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那些人選擇吞下在我們看來很不可思議的東西來自殺。
         說到底,研究自殺不是為了更好地自殺,就像我們研究疾病不是為了怎樣得病一樣,研究死亡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活
       著。因此瞭解了自殺的成因也就瞭解了該怎樣有效預防與阻止自殺的發生。   當一個人試圖殺掉另一個人的時候,我們
       會考慮把他關起來,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同樣的,當一個人執意要殺掉自己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把他關起來,限制他的人
       身自由。因為一門心思尋死的人如果不能投河自盡的話,他完全可以轉用其他的方式,比如說割脈或者服藥。所以,不知
       你們有沒有到過精神病院,那裡 3層或者 2層以上高度的樓層的窗戶上都裝有間隔很密大概僅能伸進一隻女性手臂的
       鐵柵欄。實際上,每天都有無數本來可以避免的自殺最終還是不幸地發生,原因就是這些人的朋友、親屬和醫生對他們太
       過掉以輕心。   關於自殺關得了一時也關不了一世,這種強制性的方法仍然是治標不治本的。
         我們這時就可以利用先前研究過的“殺人的願望”來阻止自殺行為的發生。
         我們說了,一個人因為仇恨所以想殺人,一旦殺不成對方就會轉而回來殺掉自己,更確切地說是自己體中的對方。
         有人說過,和平主義者常犯的錯誤就是忽略了尚武精神中值得推崇的成分。只是在和平年代,大家可能再也無法依靠
       暴力的手段來發洩內心的仇恨了。   這裡,我也終於懂了張純如女士,因為她所接觸的是曾經的家仇國恨,而現今社會
       已不再為歷史埋單,也就是說,你是憤怒了當時的憤怒,卻不再有當時的環境供你來發洩。   就像現在哪個人說,我失
       戀了我被劈腿了,可能會有一堆人圍上來聽你傾訴,整個社會也是支持你的。但是如果哪個人說,我被歷史惹火了,我為
       某個民族感到憤怒,難道還能讓你現在扛起槍去戰場上打一仗嗎?不可能。因此沒人會理解你的這種痛苦,應該說你的這
       種痛苦沒有趕上時代的潮流,非常 out!這正是張純如女士最終自殺的原因之一,也是我本人讀抗戰題材作品後會感
       到抑鬱的緣故,因為這份痛苦無處安放。   不能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怎麼辦?我們可以採用其他變相的方法,比如說運
       動、遊戲以及許多嗜好中有攻擊性的一面(例如園藝嗜好中的除草)等。
         一些大型的體育運動,如橄欖球、足球,人們就能夠在激烈的碰撞、搶奪與衝突中很好地釋放自己體內的攻擊性能
       量。   眾所周知,遊戲乃是經過偽裝的戰鬥。對於一個深深被仇恨壓抑的人來說,他更需要的是一種竟技性的遊戲,這
       樣可以通過戰勝遊戲中的對手,來達到毀滅能量的發洩。有很多方法可以用來強化這種能量的發洩,例如在高爾夫球上寫
       上所恨之人的名字,或在拳擊沙包上畫出痛恨之人的臉。   那些已經發展成職業的遊戲也能被用來當做發洩的方法。比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