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19 Issue 6
P. 45
Vol.6, No.6, 2019
授课老师根据网页公布时间合理安排好临床工作,提前根据课程要求内容备好课,如期到达中心授
课。学生们通过网站可以申请预约必修课和选修课,如课程人数已
满,则等待下一轮。各管理部门也是据此进行后勤保障工作。如专
人负责安排课程时间与场地,与教师沟通场景设备需求,以免发生
课程冲突、设备不足等情况。最为特别的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热情的
模拟IT工程师们,他们已然成为模拟中心一道特殊而靓丽的风景。
医学模拟课程的高效运行显然离不开所有模拟人设备、电脑、视频
系统的准确运作。除了日常保养维修,每次课前的模拟房间模型搬
运准备,(如果是肝脏移植这样的麻醉课程他们通常提前一天在IT
总管带领下4、5个人共同准备核对清单)。
每一次模拟课程中间同步安排一位技术员全程跟踪,以备出现 肝移植课前IT 们准备工作
突发状况,确保课程有效时间;对于大多数不会应用模拟软件的老
师们,技术员则全程在控制室操作,时而帮忙扮演患者,模拟患者说话(我不舒服,恶心,头晕……
),以至于他们已经懂得很多医学知识,成为课程老师的好搭档。在和他们交流中,我夸奖他们是幕
后英雄。 IT负责人很谦虚地回复我说:能选择来WISER模拟中心上课的老师我们视他们为上帝,做好
设备等每一个细节和沟通,确保零失误,让他们在繁忙的临床之余能尽可能节约时间和保证愉悦的心
情;当然老师们也会同样视来WISER上课的学生为上帝,我们协助老师带给学生高质量的尽可能贴近
临床且实践性强的模拟课程,如此学生才会选择WISER的课程。多好的理念!
除此之外,WISER根据已上课程的老师和学生反馈,保留优质课程并不断创新。重视新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由课程开发团队完成,该团队由事物专家(Subject Matter Expertise,SME)、模拟专家、
教育专家、程序设计专家共同组成。拥有完整的课程开发流程(四阶段):新课程的申请与审批;课
程开发者对模拟中心深入考察;设计课程内容、评价系统和场景研究;课程试运行。且第一次新课程
质量监管负责人会随堂听课一次,记录并修改。
模拟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亦十分严格。所有课程上线前,由课程主管设计老师对本课程报名师资进
行同质化培训(教学目标、方法、时间掌控),之后进行试讲,正式上课由课程导师陪同共同完成。
由于模拟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尤其是复杂情境教学和多站式教学,通常是由高级职别教师搭
档住院医师共同完成教学。我常常会看到一些住院医生以“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身份不同时间出现在
模拟中心,正如“See one,Do one,Teach one!”的真谛所在。住院医师在不断学习和被训练之后再
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传授给医学本科学生,如此促其真正的理解(Understand)。这样的师资培
养方式既缓和了医学教育的师资匮乏的问题,又训练了精英医生!
一路过来,看着每一位来中心认真学习的无论是医学本科生还是住院医生,会让我常常想起国内的
医学生。即将结束的日子有幸同其中的美国学生和中国来的学生进行了简短交流(感谢他们繁忙的课
程之余接受我一位来自中国医学老师的邀请)。获知了一些这里的医学教育体制,在这儿一并分享于
国内的医学生们。
美国的医学本科生是高中毕业后读任意学科的大学4年,之后才可以选择医学院,通过考核进入。
有些学生甚至大学毕业后做其他职业好些年后再来学医,因此学生年龄相较于国内学生偏大至少4岁
以上(我不由想起课程观察中曾遇见过的一位医学本科一年级女学生,看我好奇的眼神主动和我说她
35岁了,不过现在她真的很想当医生,所以她辞去了别的工作专心考了医科!微笑着且眼神里透露着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