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19 Issue 6
P. 50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北大李玲教授多年来在舆论阵地上大力倡导医院的公益性,而其对手将医疗服务系统的一切弊端归
        因为公益性,列其“十大罪状“,但并不能提出任何改进的办法。一些人鼓吹“引入市场机制”就能
        解决一切问题。殊不知医疗是缺乏市场竞争的必需条件的,首先是医患双方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第
        二是市场的要素,就是病人,是地方性的,一个心梗病人只能在当地治疗。


            目前很多地产商转身投资医院,万X、恒X等等,动辄百亿、千亿投资。对于私人资本大规模渗入
        公益事业的医院,我是挺担心的。医院貭量不是由多少幢楼、多少台机器决定的,而是由看病治病的
        医生决定的。资本的渗透表示更多的患者将被宰更多的钱!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无论以什么名义。
        假如公立医院放弃了公益性,私人资本名正言顺控股,患者惨矣。

            4 . 药械价格虚高


            各医院釆购药械有竞价程序。如医保利用全省、全国市场的杠杆与药厂议价(加拿大医保局即用此
        法,故加拿大药价比美国便宜近半),为病人及医保省不少钱。以抗乙肝药 Viread 替渃福韦为例,中
        国医保与Gilead Sciences药厂讲价,降价成半。我亲戚去开一个月药仅1074 元,原来要二千多元。
        但大部分药物不是这样。最常用的麻药如 propofol 20ml ,纽约麻醉医师买去做 colonoscopy,一支
        是 2 .5美元,这里卖八十元一支,一支值三支。一次性喉罩,美国surgical center 进货5 .5美元一个,
        一模一样的牌子,我在年会上見摆摊的卖180 元一个。天知道这差价在流通过程中漏到哪里了。这一
        块要省钱比上面说的 Viread 减价难多了,Viread 只和 Gilead 谈就好,一层关系。而国内药价的确定
        层次多,各利益集团都要插手,不是一纸命令、一个规定就能行的。


            讲起药,中国的药械基本上是全盘进口、仿制或专利生产欧美的。自有品牌恐怕仅剩安宫牛黄丸
        这类中药。进口药械价格高,为原厂原价的三倍(见上述麻醉药为例)。器械耗材也相似,例如心脏
        支架(stent),国产一万二,(如何界定国产,我不清楚,品牌一定是国产,但技术和材料,甚至制
        造呢?)进口二万一支。我一小学同学去年心梗,入院全国最好的心脏医院,一次就放七支支架。听
        说一次放三支以上要经科室讨论,但是否讨论,指症如何掌握?则另当别论。大血管支架如主动脉支
        架, 近二万一支,颅脑血管瘤的弹簧一万多一支,病人要放个四五支弹簧才能塞住血管瘤,也是常有
        的,即使在美国。肿瘤消融用来传送微波热量的针,一万五一支。


            这价格虚高问题应是多方面的。君不见发改委药品价格司的几任正副司长均锒铛入狱;各药厂为佔
        据医院份额,花大量钱举办各种各样的高峰论坛、硑讨会、峰会等等。各省各地的专家、主委、 常委
        毎个周末均络绎于途,还非头等舱不坐,餐餐脑满肠肥。这些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


            美国有没有药厂赞助现象?当然有,各种专科的全国大会,地区大会,医院里住院医一个礼拜两
        次的免费午餐,甚至医学院校友会的年会,药厂赞助两围、三围酒席。但是没有中国这么多,这么疯
        狂,美国几年前议会通过法律,规定药厂这类开支需在网上公开,药厂开支謹慎许多,錢去了哪个医
        生手里,立马可查,送钱你也不敢收。


            在中国,药厂的钱去了哪里?当然药厂的销售本子里有,但不会公开,仅笼统归入销售开支里。中
        国药厂的销售开支,可佔总支出的30%、40%,比生产费用还高,更遑论与区区3-5%佔比的硏发费用
        相比了。
            广州市哪一个周末(可能除了国庆、春节长假),市内没有十几二十几个医学类的高峰论坛?周末
        白云机场随时可遇到医学院的同学、同事络绎于途。实际上每周末奔波在飞机上的那些主委、常委、
            50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