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19 Issue 6
P. 52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小,术者名堂大小而定,俗称“飞刀”。


            公立医院的大医生收入,白色的、灰色的、炒更的,统统加起来,与在美国给医院打工的医生收
        入,不惶相让,很具体的数字则依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个人而异。这种所谓飞刀,已行之经
        年,实质上对医疗资源的利用和平衡,有正面意义。对手术医生来说,增加了收入。手术科还可以在
        本医院“炒更”,礼拜六,礼拜天开手术,手术费收入大部自得,是白色收入,相当于加班费,收入
        也需上税,也在理。内科医生下乡查房,病家付红包,目前听说是600元一个病人。当然只有教授、
        副教授级的医生才有病家请。


            另一个受人诟病的来钱路子是“医托”。大医院床位有限,住院拿个床位很难,是稀缺资源。收那
        个病人,先收哪个病人临床上很多时候是难以界定的,特别是肿瘤,不见得非得今天收。农村来的,
        叫你回去等电话,而实际上你是永远不可能等到电话的,因天天都满人。因此病家只有找认识的人。
        或交两三万元给医贩子,一两天就电话通知有床位。医贩子拿小头,大头给了拿床位的。只有副教授
        以上的人才有自己管的床位(自留地)。教授不见得认识医托本人,也不是所有床位每次都有钱收。
        直接塞红包通常不会收,风险大。这些都是病人的额外支出。


            2015年福建三明经验出台了药品耗材零差率、三保合一、成立医保中心,开展了医药、医疗、医
        保三医联动的公立医院改革。减低药占比、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性收入,医生年薪制,为社会平均工资
        的三到五倍,减低了医保开支。最近二三年在全国开展的药械零加成,放开技术收费等显然是三明经
        验的推广,对终结以药养医是正确的方向。其负面是:三明地区则出现高级人才外流,病人外流至邻
        近地区。因不少好药不纳入医保,病人流向非三明地区,宁愿自费。过渡强调医保的节省,可能仅是
        支付方的转移:转移更多部分到个人。


            全国医疗卫生支出占6 .2% GDP(見Lancet文章) ,个人部分如何算?我亲戚直肠癌手术,总价五
        万多,自付两万,新农合保险。另一亲戚胃癌切除,六万多,自付一万多,医保保险。同是医保,本
        地或异地医保,个人支付额亦不一样。美国老人医保Medicare 自付额一律20%。政府了解这类问题,
        也开始正视这些民生问题。


            今年开始,微信上陆续有说这个院長,那个主任又进去了(双规)。这表明政府正在加大医疗卫生
        系统的反腐力度,辅以制度上的制约,希望问题逐渐减少。

            6 . 看病难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看病难,是指到三甲医院找教授级医生看病难。去普通社区医院看病是不难的,随到随看。


            教授就那些,有限的资源,故要走后门,排長队。也给医托及龙蛇混杂的私立医院打开了空间。病
        人聚到大医院的原因无非:既然都花同样的钱,当然找大医院啦。由于医生培训的差异(过去无统一
        标准规培),大小医院治疗效果确实差异大。从整个系统来看,这造成资源利用率不均衡(即浪费)
        ,总体服务水平就低。


            卫计委看到这问题,从2015年1月开始,向美国的住院医系统看齐:国家財政支持,三万元/人/年
        的规培费,全国统一标准,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执行,考试及格发规培证。有规培证才能考执
        业证。假以时日,普通病在小医院与大医院治应该几无不同。且实行三级转诊制,自行上大医院看病
            52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