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高師大附中108入學學生選課輔導手冊-0630
P. 17
中文名稱: 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 B
課程名稱
英文名稱: Natural Sciences: Inquiry and Practice B
授課年段 一下 學分總數: 2
實作(實驗)
課程屬性
跨科目: 化學、生物
師資來源 跨科協同
學生學習目標有以下:
1. 觀察能力:透過引導,讓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做有效的觀察,並確實記錄。
2. 提問題與建立假設的能力:能針對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可探究的問題並做出相對應
的假設。
學習目標 3. 實驗設計能力:能蒐集資料、規劃可行實驗、分析數據、歸納結果,扣合最初的
問題與假設。
4. 論證建模能力:能根據探究結果,提出可驗證的觀點。
5. 表達與分享:在討論過程學習如何統整概念與具體表達,在聽他人分享時學習如
何快速消化即時的訊息並用自己的經驗分析給予建議。
週次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1.讓學生品嚐做好的分子料理”魚卵壽司”(看似魚卵,卻是
柳橙口味的晶球)
看到和吃到一樣?
第一 (一) (發現問 2.讓學生將準備好的柳橙海藻酸鈉溶液滴入不同未知透明
週 溶液中,讓學生觀察現象?
題)
(看見晶球化效果差異)
3.上網蒐集關於晶球化的資料、原理。
1.各組簡單報告蒐集到的晶球化原理。
2.各組討論關於影響晶球化的因素有那些?還可以對晶球
看到和吃到一樣? 做何種變化?
第二 (二) (發現問 3.將各組提出的因素寫在黑板上。老師引導大家看可探討
週
教學大綱 題) 和無法探討的問題之間的差異。
4.各組在可探究的問題中選擇不同的問題或變因進行探
究。
看到和吃到一樣? 1.列出操縱變因、應變變因及控制變因設計研究實驗。
第三
(三) (規劃研 2.擬定研究計畫,列出實驗步驟。
週
究) 3.進行實驗,數據資料紀錄與整理。
看到和吃到一樣? 1.進行實驗,數據資料紀錄與整理。
第四
(四) (規劃研 2.分析並討論實驗數據。
週
究) 3.提出研究結論或實驗修正。
看到和吃到一樣? 1.各組實驗數據分析。
第五
(五) (論證建 2.檢視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的比對分析。
週
模) 3.各組針對實驗結果做討論並嘗試作初步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