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高師大附中108入學學生選課輔導手冊-0630
P. 19

2.討論膨脹的量化指標及觀察方式。
                                                 3.擬定研究計畫,列出實驗步驟。
                                                 4.進行實驗研究及數據資料紀錄與整理。

                              一樣好吃的關鍵? 1.進行實驗,數據資料紀錄與整理。
                        第十
                              (四)  (規劃研 2.分析並討論實驗數據。
                        三週
                              究)                 3.提出研究初步結論或做實驗修正。
                        第十
                              第二次期中考             第二次期中考
                        四週
                                                 1.各組實驗數據分析及製成圖表。
                              一樣好吃的關鍵?
                        第十                       2.檢視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的比對分析。
                        五週    (五)  (論證建          3.各組針對實驗結果做討論並嘗試作初步結論。
                              模)
                                                 (各組別差異化指導)。
                                                 1.統整各組在實驗中得到的最佳條件。
                              一樣好吃的關鍵?
                        第十                       2.重新檢視並做修正建立量化指標。
                        六週    (六)  (論證建          3.討論提出影響膨脹效率可能的變因,並嘗試提出可能模
                              模)
                                                 型解釋(各組別差異化指導)
                              一樣好吃的關鍵?
                        第十    (七)  (表達分          1.分組製作簡報,並做 10 分鐘報告。
                        七週                       2.同學對成果提問、討論及建議。
                              享)
                              一樣好吃的關鍵? 1.彙整該組實驗成果、提問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建議事項
                        第十
                              (八)  (表達分 的修正做成書面報告。
                        八週
                              享)                 2.省思研究過程填寫學習心得與回饋單。
                                                 1.各組統整本學期研究過程與作品。
                        第十
                              各組期末整理             2.作品上傳與建檔。
                        九週
                                                 3.填寫課程學習心得。
                        第二    期末統整               填寫課程回饋單,作品展示。
                        十週
                        第二
                        十一 期末考                   期末考
                        週
                        以實驗報告(30%)、現場發表(30%)、實作表現(20%)、學習單(10%)、學生自評(5%)、
              學習評量 組員互評(5%)等方進行多元評量,評分標準將以領綱公布之能力為本,以評量指標
                        統一訂定,作為老師課程進行中形成性評量的依據。
              對應學群 工程、數理化、生命科學、生物資源、地球環境

                 (三)社會領域加深加廣選修探究與實作課程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