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創新與創意
P. 13
建構生態系統其實沒有任何既定的策略。你必須審慎決定要在哪裡、以何種方式採取開
放做法,接著以符合你所在競爭環境的方式來執行。
協調者能鎖定互補者的程度,通常取決於協調者的吸引力,以及有哪些其他的選項。像
蘋果公司這種極有吸引力的協調者,可以讓應用程式開發者連結到一個龐大而忠實的網
絡,或許就能夠比新進入者要求更高的依附程度。相較於蘋果公司,安卓系統
(Android)相當容易加入;Google 想要讓它先取得前進的動力之後再擴大規模。
Symbian 忽略了開發者的選擇愈來愈多,而在那些開發者撤離改投蘋果和 Google 的陣營
時,Symbian 就隨之垮台了。
一直以來,蘋果和 Google 之類的科技巨人所擁有的權力和吸引力,加上缺乏其他替代選
擇,使得它們享有相當大的自由掌控空間,可以大膽積極地管理自家生態系統的進入門
檻和依附強度。但隨著科技和態度的改變,階層程度較低的生態系統也愈來愈受歡迎。
WeWork 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原因在於它不只提供了共享工作空間,也建構了社群:
WeWork 應用程式讓成員得以協同工作,不需要太多介入就可以為彼此提供服務。非營
利組織也在建置非階層結構的生態系統;其中一個例子是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的 CE100 網,它支持的對象是促進所謂的「循環經濟」的企業。
有些規模較小的新事業已朝類似的方向發展:以倫敦為根據地的新興平台 Common
Objective 在時尚產業扮演媒合企業的角色,但沒有設立自己的一套「遊戲規則」。
更徹底的做法是,區塊鏈等分類帳技術的急速成長,開啟了一些新的可能性,以建立彼
此連結的企業群集。這些生態系統的成員並非透過一個樞鈕公司來連結,而是透過一個
分散式系統來連結,或許是由某家公司設計,卻由許多公司使用。以白朗實驗室(Blanc
Labs)的 Nesko 為例。它是墨西哥市裡優步最大的挑戰者。它並沒有召集一群透過應用
程式與顧客連結的個別駕駛,而是建立一個介面,讓計程車行可以集結在一個網路裡,
供乘客挑選;它提供與優步同樣的順暢體驗,但它是透過一個分散化的生態系統來提供
這種體驗。
4 你的組織是否能調適因應?
因應顧客需求和互補者能力而改變
生態系統的成員必須能夠迅速調適因應,因為最終顧客的需求,還有互補者協同工作的
意願和能力,可能會大幅改變。
以耐吉(Nike)的 FuelBand 為例。這是一個早期的體適能追蹤器,與耐吉的其他產品連
結。在 Fitbit 和其他競爭產品問世之後,耐吉就終止這個產品的生產;市場可以輕易滿足
它所滿足的那些需求,因而降低了在自家品牌產品搭配追蹤器的附加價值。耐吉也無法
保護自己的軟體,因而成為第三方應用程式,只能透過共同開發某一款 Apple Watch 來
盡量取得一些好處。就像其他許多傳統的垂直整合企業一樣,耐吉太慢才體認到這股必
然的趨勢,因此失去了在穿戴式裝置生態系統裡擔任協調者的機會。
對照之下,蘋果公司在 iPhone 上的成功,是由該公司在 2008 年的一個想法所推動的,
當時它體認到,它最初想要供應所有手機應用程式的策略是錯的。史帝夫.賈伯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