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創新與創意
P. 11

許多企業以為,在他們創造的生態系統裡,他們應該是系統的焦點和總建築師。不見得
        必須是如此;有時候,扮演互補者的角色對你反而更有利。


        在生態系統的競爭裡,成功不僅在於你本身要能創新,同樣重要的是,你要能協助其他
        企業創新。


        要成為生態系統裡的協調者(orchestrator)或主要推動者,你需要難以複製的優異產品
        或服務。這表示你必須以某種方式,結合智慧財產保護、龐大的使用者網絡,以及強勢
        的品牌經營。一如前文所述,Nespresso 為它的咖啡膠囊申請了專利。讓優步與臉書順利

        運作的應用程式對使用者如此方便好用,因此這些公司可以迅速建立龐大的使用者網
        絡。蘋果公司的專利保護和使用者基礎,有強勢的品牌與龐大的規模為後盾,因此不管
        蘋果加入任何生態系統,都能扮演協調者的角色。


        組織與文化因素也很關鍵。很少人會不同意,協調者需要具備回應新挑戰的敏捷性、理
        解顧客需求的人性,以及鼓舞互補者的願景。但這些並不見得是大家都早已知道、不值
        一提的事情;例如,一心一意只專注追求股東價值和成本控制的做法,會影響企業展現
        前述那些特質的能力。採取這種專注焦點的企業,經常會被指控為偏好追求短期利益,

        勝於創造長期價值,而這種指控有時候是有道理的;塑造生態系統各個部分成為一個成
        功整體,會需要花很多時間,因此前述那種傾向可能會損及企業成為高效能協調者的能
        力。身分認同深植於科技或管理制度的企業,可能在這方面也會表現不佳。例如,過分
        執著於控制權,可能會妨礙企業延攬富有創業精神的科學家;而企業若是偏好由內部推
        動的有機成長,可能會導致與同樣保護自家地盤的互補者發生衝突。



        如果你缺乏打造生態系統的資格條件,但是擁有智慧財產受保護的產品或服務,足以作
        為一個生態系統的穩固基礎,那麼你最好的選擇,很可能是吸引一家可採納你構想、或
        向你取得專利授權的大公司。若是有某個小規模的暖通空調(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安裝業者,構思了一個遠端調控的恆溫器,它可能無法像 Google
        那樣,號召一整個生態系統的互補者。但是它可以帶著這個構想與 Google 接洽,扮演互
        補者,同時可享有授權專利的營收。對於許多中型公司來說,一個關鍵策略就是融入許

        多生態系統之中。例如,LIFX 透過亞馬遜的 Alexa、Google Home 和 Apple HomeKit 來
        與顧客連結。


        即使你可提供優異的產品或服務,也擁有可吸引互補者的組織能力和文化能力,但找另
        一家企業合作共同擔任協調者,以達到關鍵多數(critical mass),是有道理的做法。賓
        士汽車與 BMW 最近宣布計畫要聯合打造一個移動管理(managed-mobility)生態系統,
        結合汽車共享、叫車、停車與其他服務。車廠擔心優步和 Lyft 之類企業可能造成的破

        壞,因此決定合作提供鎖定它們自身品牌為核心的高階服務;品牌是他們價值的主要差
        異化因素和組成元素,但大規模轉向「行動即服務」(mobility-as-a-service, MaaS)會侵
        蝕它們的品牌價值。


        大型公司也可以透過投資而進入生態系統,如果這家公司的貢獻可以與其他公司的產品
        交互替換,這做法尤其有助益。豐田汽車(Toyota)最近投資了 15 億美元在東南亞的叫
        車公司 Grab,因為它認為 MaaS 將驅動對可靠的低成本車輛的需求。豐田希望,這樣的





                                                            1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