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創新與創意
P. 8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趨勢,賈各比德認為有三項因素。第一,現在世界各國都極力避免因
        為法規上的缺失造成的企業寡占,或是享有某些專屬特權的情況,因此促成各個領域的
        合作,提供更整合的產品內容。第二,基於法規的變動和數位化的影響,商品和服務之
        間的分野變得模糊,企業開始採取創新的方式,整合不同的商品與服務,以滿足消費者

        需求。第三則是由於行動通訊裝置的普及,加上網路造成銷售行為的變化,將以往不相
        干的貨品和服務產生了連結。


        因此,一家獨大的企業模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經濟的生存法則。這篇文章提出了生態系
        統發展的幾個重要問題,給已經在經營生態系統,或是有志創造生態系統的企業參考。


        不再是線性的供應鏈


        賈各比德強調,企業創造生態系統時,不但自身要創新,也要協助生態系統中的其他企

        業共同創新。而生態系統內各個企業的角色分配,既要有擔任領導方的「協調者」
        (orchestrator);也要有促成多元發展的「互補者」(complementor)。


        舉例來說,如果是具備強勢品牌與龐大規模的企業,比較適合制定遊戲規則,擔任協調
        者,負責處理智財權、使用者網絡,以及品牌經營等工作。反之,若是本身缺乏打造生
        態系統的規模,但擁有獨特的商品或服務,則比較適合做為互補者,加入大企業共同拓
        展產品價值。


        除了生態系統本身的發展之外,關於生態系統的管理,更是一項火熱的全新管理學門。


        曾在 IBM 任職 32 年,「歐洲彼得杜拉克協會」(Peter Drucker Society Europe)創辦人

        李察.史特勞布(Richard Straub)指出,商業生態系統比線性的供應鏈複雜許多,系統
        中包含了許多不同形態的公司,甚至可能有政府機關及參與共同創造的消費者等,因此
        必須改變傳統工業時代的「投入、處理、產出」的管理思維。


        生態系統的管理者,不再只是訂立目標、分派任務和定期查核,而更像是交響樂團的指
        揮,必須具備建立不同領域的群體,與激發協同精神的能力。目前管理學界也從研究與
        實務中發現,企業主管若是調整本身做法以因應生態系統的世界,成功的機會將大幅提
        升。


        以中國大陸的家電巨擘海爾來說,董事長張瑞敏就在 2018 年的杜拉克論壇中,強調內部
        的管理變革,徹底改變公司結構,變成數百個「小微企業」:許多以市場需求為核心的

        單位所組成的生態系統,全部透過一個共用的平台基礎設施來運作。這已經成為海爾最
        知名的特色和價值創造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生態系統帶來的意義在於商業本質的改變:企業競爭愈來愈關乎找出合作
        和連結的新方法,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



        文■張彥文 Yen-Wen Chang





                                                            7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