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創新與創意
P. 15
其他市場。它從 1688.com 起家(批發市集網站),後來設立淘寶網(消費者對消費者市
集),再進入天貓(第三方賣家的企業對消費者生態系統),然後擴張到「聚划算」
(銷售與行銷平台)。它擁有「螞蟻金服」的部分股權,而螞蟻金服是全球價值最高的
金融科技公司,目標是要「滲透進入日常生活裡的更多消費情境,以擴張本身的生態系
統」。
這種動態最明顯的結果,是少數企業主導全國的電子商務與數位服務的力量愈來愈強。
在中國,和阿里巴巴競爭的,是規模幾乎與它一樣龐大的騰訊和百度,它們在許多方面
都近似。它們大約相當於西方企業世界裡的 Google、蘋果、臉書(Facebook)、亞馬遜
與微軟。這些公司志在提供統合的服務,並轉進愈來愈多的產業部門,通常是透過像是
聲控助理之類讓消費者感覺無縫銜接的介面來進行。移動服務公司也在做類似的事。優
步的擴張(例如 Uber Eats 和所有冠上 Uber 名號的新事業),顯示這家公司整合多個生
態系統、管理顧客介面的企圖心。東南亞的移動服務公司也跨足支付服務,如新加坡的
Grab、印尼的 Go-Jek,它們的目標是成為對最終顧客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如馬可.顏西提(Marco Iansiti)與卡林.拉哈尼(Karim R. Lakhani)最近指出的,這
類樞紐公司日益成為強大的策略瓶頸,把大部分的價值導向自己。不過,儘管未來看似
屬於財力雄厚、技術高超、根基穩固的大型企業,但規模較小的新興公司(一如二十年
前剛成立時的阿里巴巴)和非科技公司,也有搶進的潛力。保險與金融業的中國平安集
團從提升自身科技能力著手,不久就進軍鄰近領域,從健康照護開始,擴展到生活風
格,在這個過程中成為全球價值最高的保險集團。它的做法是推出「平安好醫生」、
「平安好房」等專精的生態系統;前者結合了人工智慧與醫師,提供醫療諮詢,後者則
是中國最大的不動產網路平台。它投資於中國最大的二手車市集平安車管家
(Autohome),也透過與華誼兄弟建立聯盟,而投資於娛樂業。接著,它把那些垂直市
場與自身的一些事業單位結合,包括平安銀行與中安保險,以創設 PingOne 帳戶,這項
服務設法掌握到每一次的顧客互動。
對於互補者來說,不同的生態系統代表不同的進入市場路徑,而大部分整合者都是敵對
生態系統裡的互補者(在安卓系統可以找到微軟的 Word、在蘋果系統裡可以看到 Google
地圖,在微軟系統裡可以找到蘋果的軟體等等)。公司會根據一些因素來選擇「多宿」
(multihome;編按:指同時參與多個生態系統),這些考量因素包括:特定生態系統的
允許程度、重新部署到其他生態系統的成本、跨生態系統觸及顧客的利益等。
公司在生態系統裡的角色,可能會驅使它加入(或協調)另一個生態系統,而其中有很
大的空間可以運用策略。安卓生態系統最大的使用者是三星(安卓手機有 40%以上是由
三星售出的),三星曾經威脅,如果 Google 不做某些讓步,它就要自行建立一個敵對的
作業系統生態系統。這兩家公司後來達成妥協,但是仍然在一些功能上持續競爭,例如
數位助理;而 Google 和三星的手機生態系統也持續激烈對抗。企業與它們所屬生態系統
之間的這類策略互動,只會愈來愈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