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創新與創意
P. 211

我們研究醫療照護產業可借用其他產業的哪些經驗,結果發現,醫療照護組織不應把資
        訊科技當做交易工具,用於批價、監測和查核錯誤,而應該把它視為改革利器,協助改
        造他們提供醫療照護服務的方式。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優先重視品質改善,勝於成本削
        減、簡化並優化資料蒐集工作、把資料變成臨床診療人員可據以採取行動的資訊,並打

        造新的營運和商業模式。我們發現,儘管有許多醫療照護組織朝這個方向前進,但大多
        數組織並沒有做到轉型所需要的整體變革。


        改善品質


        在過去,醫療照護資訊科技的實施和管理,向來交由組織的資訊長和其他技術人員負
        責。這是個錯誤。許多醫療組織都已證明,唯有組織全員致力釋放資訊科技系統的潛
        能,它才能展現效益,這些成功的組織包括波士頓醫療中心(Boston Medical Center)、
        賓州的蓋辛格健康系統(Geisinger Health System)、山際醫療、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紐約大學蘭恭健康中心(Langone Health)等(資訊揭露:本文作者哈克曼曾

        在以下兩所與本文主題有關的機構講授高階主管教育課程:山際醫療,以及與麻州總醫
        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屬於同一母公司的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除了技術人員,還有兩類重要的相關人員必須扮演重大角色,那就是資深領導人和診療
        人員。領導人的重要性,在於他們要爭取診療人員支持這個目標,說服診療人員相信,
        有效運用資訊科技是提高醫療品質的關鍵。降低醫療照護成本的迫切需求,讓許多領導

        人無暇再顧及其他目標。幸好,改善診療工作流程,能同時降低成本,並提升品質。我
        們稍後會討論,如何運用資訊科技系統來做到。


        改善品質的決心不應該只是空言,必須轉化為具體的實務做法。蓋辛格就是個好例子。
        它把資訊科技系統納入更廣泛的策略裡,以建立外科手術的「保證」:術後九十天內的
        併發症,病患不必負擔處理併發症的額外支出。一支診療團隊首先著手的是冠狀動脈繞
        道手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研擬了五階段的手術治療計畫,自診
        斷開始,至整個保證期間,全都涵蓋在內。根據聯邦基金會(Commonwealth Fund)進行

        的個案研究,這支團隊一開始先選出四十項以證據為基礎的指導原則,然後「透過範
        本、醫囑組合和提醒」,把這些指導原則內建在 EHR 系統裡,把醫囑遵從率從 59%提升
        到 100%。此外,整合後的資訊科技系統,改善了各類診療人員之間的溝通(包括外科醫
        師和資深護理師),以協調病患照護工作。結果成效卓著:術後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急性後期照護支出減少近 50%,心臟手術服務的整體獲利也有改善。由於 CABG 計畫很

        成功,這個模式擴大實施到另外 14 個臨床情況,以及以慢性病為重點的基礎醫療項目。


        紐約大學蘭恭健康中心也以行動實踐改善醫療的承諾。葛洛斯曼(Robert Grossman)醫
        師在 2007 年成為蘭恭中心執行長與紐約大學醫學院院長時,推動的第一項重大行動方
        案,就是整併該校各個獨立的資訊系統,建立醫院和醫學院共用的單一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他強調,這是為了根據外部基準來評估這套系統的品質,並支持行政管理
        和診療工作流程的變革。評估結果的資訊,讓部門主管與行政主管更願意挑戰既有規
        範,並設計、實施改善方案。例如,在建構資訊系統的資料欄位時,促進各方討論「卓

        越」的定義,以及如何才是評估第一線員工成效的最佳方式。




                                                           210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