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4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34
598 苏东水文集
任务。
无论是以上海来说,或是以包括上海在内的整个长江三角洲来说,不管在全国经济发展和对外
开放的总体态势上,还是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进行步骤和具体发展过程上,在经济发展的全局
中,它们都处于举足轻重的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是由四个基本条件决定的:
(1 )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历来全国最大的对外经济贸易中心。 尽管上海的对外
经济贸易在闭关自守、地区分割和经营分散的影响下,发展缓慢,相对萎缩了,但总的经济条件决定
了上海必须承担全国最大的对外经济贸易中心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任务。
(2 ) 长江三角洲的广大县城、集镇和农村,是全国最大的对外开放地带。 这里由沿海港口城市
和沿长江港口城市组成了丁字形港口城市群体,是“外引内移”和“内联外挤”的枢纽和传送带,并且
将是城市功能最多样、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带。 这个开放城市群体、开放地带和丁字形港口城市群体
的成败,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及至全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 ) 长江三角洲的广大腹地,有丰富的农业、矿产、出口资源,将在“外引内移”和“内联外挤”方
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4 ) 长江三角洲,在太平洋经济区处于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太平洋地区将要成为世界经济
重心之一,中国应当在太平洋经济区争得主要的地位。 长江三角洲处于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结合部
中心位置,它们在争取中国成为太平洋经济区第一流发达国家地位的努力中,将历史地承担尖兵、
突击队、桥头堡的战略任务。
(
二)战略作用与功能
上海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众多优势,展开两个扇面,起到三个作用和发挥九个中心功能。
所谓展开两个扇面是: 对外开放,对内开放。
三个作用是: 先锋作用———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桥梁作用———开展国际经
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桥梁;基地作用———全国工业、贸易等经济基地、四化基地。 上海的三大战略
作用,正是长江三角洲的三大战略作用的缩影。
九个中心功能是: ① 对外经济贸易中心; ② 国内贸易中心; ③ 工业经济中心; ④ 交通运输枢
纽和集散中心; ⑤ 国际金融中心; ⑥ 国内金融中心; ⑦ 科学技术中心(包括经营管理); ⑧ 信息交
流和咨询服务中心; ⑨ 智力开发、人才交流中心。 这九个中心功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长江三角
洲其他大中城市的中心功能。
(
三)战略目标和重点
长江三角洲到本世纪末的主要战略目标是: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新体制;
科技水平力求在若干具有关键意义的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重要机、
电、仪、化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初、中期的水平,其中一部分要赶上当时的国际
先进水平;外贸出口创汇力争达到每年220到250亿美元;经济效益大部分地区力求达到上海市80
年代中期或末期的水平;努力使城乡人民的实际消费水平每年递增百分之五以上,使人民的生活质
量、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都有明显改善。
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必须抓住下面七个战略重点。
(1 ) 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口创汇基地。
(2 ) 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用先进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各部门,把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