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2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82
646 苏东水文集
箱,建设保税仓库,购置装卸机械,做到全市“三资企业”、来料加工和外贸的进出口物资80%以上
从本市港口进出。
(4 ) 海外窗口的建立要有新的突破。 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海外设立
一些“窗口”,直接参与国际贸易网络。 在建好香港窗口机构的基础上,建立香港泉州同乡总会,然
后向东南亚等地扩展,逐步建立一批海外窗口。 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发挥其
桥梁作用。
(5 ) 国有工业和乡镇企业向外向型经济转轨要有新的突破。 国有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广大乡镇企业是出口创汇的生力军,实行两军并进,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进侨
资。 改造现有企业,选择一批有外向潜力的企业实行公开招标,吸引外商来参股、承包、租赁,进行
技术改造。 通过技改,以增加产品出口。 带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大力发展“两头
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名优产品。 使之成为龙头产品,逐
步建立食品、饮料、服装鞋帽、纺织等十大出口支柱产业。 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劳动成本低、机制灵
活、对外贸易适应性强的特点,吸引侨胞、台胞,用先进工艺技术加以改造,扩大出口创汇,走出一条
“小洋货、大市场”“小商品、大创汇”,发展具有侨乡特色的外向型乡镇企业的路子。 为了加快乡镇
企业向外向型发展,实现“战略上大跨步,经营上大进大出,速度上快马加鞭”。 当前要抓好4个环
节的工作: 一是以来料加工为突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加工业务。 二是进一步发展“三资
企业”。 利用乡镇企业投资少、见效快、机制活的优势,争取更多侨商前来洽谈合作经营。 三是加快
出口商品基地建设。 建立工贸联营,组成外向型企业集团。 四是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乡
镇,推行“一村一品”,有计划地建立石雕、纺织、陶瓷、水暖器材等13个生产系列,形成名优产品专
业村、专业片。
2.扩大政策开放度
确定泉州今后的政策开放度,需要依靠以下4条原则: 一是要同开发泉州的目标、任务、功能
及其对全国的影响相适应;二是要让投资者有相当于或略高于国际投资的平均利润率;三要为贸易
和资金的多渠道、经营灵活、生产方便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有控制地开放一定的国内市场;四要与
国家和地方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根据这些原则,考虑到目前国内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实际上与国外一些城
市和地区差距不很大,我们的重点应放在为外来资金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上,即开放政策
上。 其特点是放宽资金、物资、人员进出的自由度,扩大外资企业的业务范围,开放一定的市场,使
外资企业有利可图,并能放开手脚干。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在外贸政策上,拟允许国外的企业可以经营进出口业务,经营国家统一经营以外的各种
商品。
(2 ) 在金融政策上,拟允许国外各种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在泉州开业,业务
范围拟扩大到各种性质的企业,并逐步开放离岸金融业务。
(3 ) 在投资政策方面,允许外商包括港、澳、台投资者在泉州设立的跨国公司(或分部),可以在
泉州市外(上海或长江流域)举办“三资企业”,也可以股份制的形式向国营、集体企业参股,或投资
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发展新的“三资企业”。
(4 ) 在房地产政策上,允许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合作开发成片土地,也允许外商投资开发商品
房,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最长可以达到50年。
(5 ) 在人员流动政策上,首先要放宽、简化中、外人员的出入境手续,发放规定期限内多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