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9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949
916 苏东水文集
8. 第七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 2003 )
论坛主题:东方管理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主题报告:论东方管理教育 ①
20余年来,经过以复旦大学学者群为主体的东方管理学派的专家、学者、学子和企业家200余
人和衷共济、勤奋钻研,东方管理学术研究与理论体系构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东方管理
学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越来越感到在东方管理的教育领域中存在着许多
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为人师者,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学相长”也有助于学术研究向纵深
发展。 而且,管理学是门实践性的科学,任何一种管理学理论,如果不能走出书斋,不能切实指导经
济与社会发展,就毫无意义可言,而管理教育正是管理理论向管理实践跨越的桥梁。 东方管理科学
要想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就必须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现在开始就加强东方管理思想的教育和传
播工作,通过“传道授业”的途径,实现东方管理学派“经世济民”的理想。 本文拟从中国高等管理教
育的历史回顾、东方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东方管理教育的现实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高等管理教育的历史回顾
高等管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中国的高等管理教育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历
朝历代都注重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 中国高等管理教育的制度、教材、方
法是伴随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其影响波及许多国家。 1988年1
月,西方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他们在宣言中向世界呼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
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②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中国最
早的教育家,而儒家思想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支撑的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儒家经典“四书”
“五经”③ 也是中国传统管理教育的范本,西方学者对孔子智慧的重视昭示着包括东方管理思想在内
的东方文化强劲的生命力及其在新世纪复兴的光明前景。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高等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绝大多
① 本文刊载于2003年第七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论文集《世界管理论坛2003 》(《当代财经》2003年特刊)。
② 这句话出自1988年1月24日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发自巴黎的报道《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 有学者考证,
那次集会未做公开宣言,学习孔子智慧的说法应该是与会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提出的,并得到多数
代表肯定的一个讨论结果。 (见李存山“孔子的智慧”,《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 )
③ “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