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洛城小说60
P. 5
黃宗之、朱雪梅夫婦創作的長篇小說《藤校逐夢》,
編者按: 以海外留學這一時代大潮中特定事件為背景,講述
華人家庭父母子女在出國留學、追逐名校過程中的艱辛苦痛和心路歷程,深入
探討思考這一社會現像下教育觀念、子女成長、人生價值等更深層次問題,同
時也具有對國內眾多追逐留學夢想的家庭提供十分有益的參考借鑒價值。《藤
校逐夢》在國內出版後,獲得好評,引起較大反響,作者黃宗之今年四月應邀
回國舉辦多場講座和座談活動,本期專刊節選中南民族大學吳道毅教授組織的
幾位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碩士生撰寫的《藤校逐夢》評論,希望增進海內外華文
文學創作、研究學習方面更廣泛深入了解和聯係,共同推動世界華文文學的進
一步繁榮與發展。
逐夢成長,追求個性
——長篇小說《藤校逐夢》讀後感(節選)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經濟全球
化的影響日益深遠。在中國父母身 ■舒香
上的一個重要的體現便是緊追留學
【端午節】 繪畫:劉晉平 【第64期】 熱潮,送子女出國爭取最優的學習 業,沒有學習動力,成績一路下滑,
資源。有些父母甚至為了孩子出國 學習期間備受煎熬。曾多次跟父母
讀書而遠離故土移民到國外生活。 請求放棄讀預科,但是都被嚴厲拒
作家黃宗之、朱雪梅夫婦敏銳地觀 絕,他雖然極其努力,但是依然距
察到海外華人的教育問題,創作了 離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遠,終於精神
長篇小說《藤校逐夢》,對留學、 崩潰,感到人生無望時候就想跳海
教育、人生價值與成長問題進行了 自殺一了百了,被流浪漢約翰解救
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主辦 顧問:陳殿興、于疆、張棠 深刻的思考。 後,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通過曲
主編:陳述 副主編:黄宗之 刊頭設計、版面編輯:丁圓圓 小說中的父母形像跟當前大多 折磨練重返哥倫比亞大學,機械自
編委:王偉、夫英、王維民 網址:http://lacwa.com 數中國父母普遍相似,在他們身上 己喜歡的生物學專業,實現了他的
本期責編: 王偉 投稿郵箱:pc1430@gmail.com 很容易就能看到中國家長的影子, 夢想。雖然經歷一段十分痛苦給身
他們的想法都高度一致,認為只有 心帶來巨大傷害的經歷,但是他一
通過讀書才能過上美好生活。經常 點也不覺得後悔,這段生活給了他 讀遍中外名校,在知名金融公司做
能夠在人們口中聽到“讀書改變命 思考人生意義的動力,對學習、工 高管,收入豐厚,卻過著一份孤獨
女性自我生存意義的突變 運”,“要想生活好,就努力讀 作和生命價值有了全新的理解。 寂寞的生活,她心中充滿遺憾,甚
至內心深處是怨恨父母的。蘇珊從
書”。甚至許多高中教室裡都高掛
父母總是喜歡把自己認為好
“決戰高考,改變命運!”這樣的 的東西毫無保留統統給子女,把孩 小聰明智慧,父母對她特別嬌慣,
——《藤校逐夢》閱讀體會(節選) ■游芳 橫幅。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老師 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寵愛他卻也 讓她養成了孤傲、自私自利的性
教導說,唯有讀書是最快的捷徑。 束縛了他。與文森的溫順性格不 格,為了不斷得到父母全部的愛,
《藤校逐夢》是一部將視點聚 奉獻。這種無償奉獻的基點也是基 她努力地做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父
焦於家庭教育的新移民長篇小說巨 於新時期知識女性並未完全擺脫依 正是因為中國父母、老師以成績定 同,琳達是一個有主見、追求個性 母把她塑造成了他們想要的樣子,
成敗,以讀名校為人生正途,才會
作。作者黃宗之、朱雪梅以身邊真 存的心理。所謂依存就是指需要找 出現有些人高考前壓力太大而精神 自由的女孩,她熱情開朗,善良, 卻沒有真正地關心蘇珊內心的想
實事件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辛潔 一個有生命特徵的物去保存活著的 天資聰穎,有個性,有理想,愛自 法,以至於在與彼特婚姻出問題和
這位新時期知識女性。小說中,辛 意義。過去,女性在經濟上無法獨 失常,甚至因為高考失敗走向自殺 由,敢於反抗母親為她選擇的發 被公司辭退的打擊下,抑郁寡歡而
潔不論是從社會地位還是家庭地位 立,必須依附於男性存在。而今, 道路。同樣的,在留學熱潮中也出 展道路。琳達從小便喜歡表演,一
來看,都已然是一位擁有絕對自主 女性擁有了知識自主權,獲得了經 現了盲目追逐名校,壓迫孩子導致 心想進入電影的天堂,可是她的母 夢斷異鄉,讓人惋惜不己。
話語權的新時期女性了。在辛潔家 濟的獨立,但也並未真正實現為自 畸形成長的問題。作品《藤校逐夢》 親辛潔卻固執的認為這個專業以後 《藤校逐夢》通過敘述文森,
無論是丈夫求學還是子女求學都幾 己而活的蛻變。辛潔就是如此。可 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挖掘分 不好就業,逼迫她讀了四年她不喜 琳達,蘇珊三個人在美國尋夢的經
乎是辛潔一人決定,而推動這一主 以說,從一開始,由她主演的一場 析。 歡的經濟管理專業,卻在四年本科 歷,引發人們的深刻思考,反思我
導意識的重要因素就是教育的重生 特殊的家庭教育就註定了是女性的 現在的父母對兒女的要求與 畢業後貸款報讀公立電影戲劇學院 們當前的教育方式,年青的人自我
論。在傳統思維教育模式下,不論 鬧劇。針對這一客觀性問題,我們 期待越來越高,往往沒有根據孩子 最終她通過努力獲得了美國大學生 成長問題。小說不僅緊扣時代旋
是辛潔還是其老公劉韜都堅定地認 既要看到這場特殊教育的宏觀上的 切身實際的成長情況來培養教育孩 奧斯卡原創編劇獎,實現了自己的 律,圍繞留學、教育、成長問題提
為,“知識改變命運”、“名牌教 鞭策意義,也要有引起對女性自我 子。小說開篇就寫了在父母的熱切 夢想。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多應該 出了發人深省的疑慮。我們當代的
育可獲得重生”。難怪教育家福祿 所思。即思考女性生存的本質意義 期盼、嚴格要求下,獨自一人來到 是尊重他,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個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讓
貝爾也說,“國家的命運,與其說 究竟是否改變了? 美國留學寄宿在辛潔家裡的帥氣乖 體,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樹立 孩子真的能過上幸福生活,不僅僅
是掌握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握 由此可見,這場由女性主導的 巧男孩文森要跳海自殺!通過艱苦 遠大理想,讓他們去追逐屬於他 是努力學習讀名校這麼簡單,更重
在母親的手中。” 重生意識建構下的教育就清晰地透 磨礪才考進了著名學府哥倫比亞大 們自己的夢。 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培養
小說第二部分《教育改變命運》 視出了女性自我生存意義的突變, 學,卻因為爸媽堅持讓文森讀他並 知識改變命運,但是卻讓蘇珊 孩子建構健康的人格,引導孩子樹
中,作者就有意交代了辛潔家境貧 即從一個完整的“大我”分裂成了 不感興趣的醫學預科,以後能當醫 的美麗生命愴然離去。最讓人心疼 立遠大理想,真正地實現自己的人
寒和求學不易的雙重因素下建構了 “母親”、“妻子”、“小我”。 生,他通過捷徑考入名校,基礎本 的人物是一路讀名校的高學歷漂亮 生價值。(舒香,中南民族大學中
辛潔的教育重生意識,即“像她這 這三種角色中比重勝利者還是“母 就不扎實,又因為不喜歡這個專 女孩蘇珊,她按照父母的願望一路 國少數民族文學 2016 級碩士生)
樣一個農村裡的窮孩子要想出人頭 親”的身份角色。女性仍舊未能擺
地,在萬人爭搶的獨木橋上擠進全 脫母性的天性。在成為了母親的女
國屈指可數的幾所頂尖大學,她必 性世界中,兒女是自己生存依戀的 對家庭教育理念和代際衝突的思考
須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她是一 價值。換句話說,兒女是這群女性
個沒有背景沒有靠山的農家女孩, 後期精神寄托的活的載體。這正如
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改變後 《藤校逐夢》中,作者嘔心瀝血為
代的命運,她就必須比別人吃更多 我們塑造的辛潔這位女性,她同樣 ——讀黃宗之、朱雪梅長篇小說《藤校逐夢》(節選) ■肖傑文
的苦,做出更大的犧牲才行。” 被禁錮在母親的一個犧牲者形像,
這樣,辛潔作為新時期知識女 這位母親雖在家庭中擁有絕對話語
性就一步步控制了整個家庭的教育 權,但她的自我生存意義突變的過 家庭教育一直就是國人非常 理念是否合理?…… 眼下,中國 為了孩子好的角度給了子女一份
體制。那麼在這場特殊的家庭教育 程仍亙古不變的是從一個完整角色 重視的問題,古有孟母三遷,今 的家庭教育進入了一個非常復雜 沉重的愛,在這一過程中孩子或
體制下,女性雖掌握了家庭的話語 的“大我”分裂成了三個單體角色 有出國留學大潮。美國華文作家 的時代,家庭不合理的教育理念 是順從或是反抗,兩代人在行為
權,但是於她本身實質上是身心疲 “母親”、“妻子”、“小我”。 黃宗之、朱雪梅共同創作的《藤 很容易把孩子的成功限定在一個 和觀念上必定產生碰撞和衝突,
憊的。一方面她承擔起了家庭的經 校逐夢》,通過描寫三個華人家 狹小的範圍內,很多父母認為, 傷人傷己。辛潔和惠萍兩個家庭
濟壓力,另一方面她並未獲得真正 (游芳,中南民族大學中國少 庭的子女成長路上的心路歷程, 考高分,進入名校,畢業找到高 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也在
的理解,只是在一廂情願地為家庭 數民族文學 2016 級碩士生。) 揭示了當下中國留學大潮中的“名 薪工作就是擁有了成功的人生, 意料之中。《藤校逐夢》把握時
校情結”現像,所提出的父母如 於是開始不惜代價地替孩子鋪好 代的脈搏,從當下中國教育的實
何教育子女、如何對待子女昇學 路,干預孩子的選擇,卻忽略了 際出發,敏銳地感受到了家庭教
爬“藤”而上,逐誰之夢? 留學選擇的問題令人深思。 孩子才是受教育的主體。當金錢 育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際衝突,
《藤校逐夢》就是對這一系
強調父母在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
和財富成了衡量一個人成功的唯
列問題的深度思考與挖掘。家庭 一標準,並貫徹到了家庭教育中, 時,應更多地考慮子女的興趣愛
教育理念功利化,使教育偏離原 我想大眾應當重視並提高警惕了。 好,根據子女的實際情況加以引
——評長篇小說《藤校逐夢》(節選) ■毛海琳 點是《藤校逐夢》中三個家庭存 用本身錯誤且唯一的標準來衡量 導和建議,而不是一味地將自己
在的共同問題。小說中三個主人 孩子人生的成功與否,勢必會造 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如何處
《藤校逐夢》通過對辛潔一家、 們展示了兩代人之間的觀念碰撞, 公的遭遇引發我們的思考,到底 成教育悲劇。 理好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際衝突,
惠萍一家以及蘇珊一家等幾戶華人 以及由此帶來的關於教育、關於生 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才是合理正確 家庭教育中,以愛之名將自 如何讓家庭教育回歸教育的原點,
家庭的描寫,講述華人孩子在美國 活方式的深深思考。 的?頂尖的大學和熱門經濟類的 己的人生理想和個人意志強加在 值得每一個家庭去思考。
衝擊常春藤名校或曰爬“藤”的故 而將目光投註到移民家庭中, 專業是不是孩子最好的選擇?辛 孩子身上而忽視孩子個人興趣和 (肖傑文,中南民族大學中國
事,以此透視移民教育問題,從而 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中教育觀念的 潔惠萍一類的父母所堅持的教育 想法的現像普遍存在,父母站在 少數民族文學 2017 級碩士生)
引發對華人教育的深入思考。 碰撞也產生了強烈的火花。華人孩
小 說 中 的 主 人 公 之 一 —— 辛 子進入美國社會,身邊的同學都是
潔,通過各種努力移民美國,讓她 美式家庭培養的小孩,進而也接觸 湖南籍美國華文作家黃 往,面對學業和家庭的雙重 例,勸誡每一位父母不要用
的兩個孩子得以從小接受美式教 到國外的教育模式。琳達就曾在初 放手與堅持 宗之、朱雪梅的長篇小說《藤 壓力,酗酒、吸毒成為了文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
育,為將來步入名校的殿堂做準備。 入哥大時發現,同學安娜因為西方 校逐夢》以三個主人公為例, 森打發內心苦悶的方式,甚 遠。”為借口,實則卻將子
而她這麼做出於長期以來的一個心 自由開放的教育可以追逐自己熱愛 —— 評 分別講述了他們各自背負著 至最後他想跳海自殺以結束 女視為自己夢想的接班人。
結:寒門出身的她,深知高考是擺 的事業,但自己囿於華人傳統的教 之 宗 朱 、 ) 節 黃 選 雪 夢 逐 ( 》 《 梅 校 藤 家庭賦予的極端扭曲的藤校 自己的困境。蘇珊則被父母 小說通過三位主人公面
脫自己農民命運的唯一出路,她便 育模式,只能按照母親規劃的方式 情結,在人生道路上迷失自 教育成了一臺只會考試的機 對扭曲的家庭教育,所展現
把這種願望寄托到下一代——史蒂 生活。她埋怨母親把她生在了一個 我,尋找自我,涅槃重生的 器。她從小以優異的成績換 出不同的人生選擇,突出作
故事。
為子女面對困境時,應對人
取父母的寵愛,當第一次想
文和琳達身上,兩個孩子的生活軌 不能認同她的地方,不能像白人同 三位主人公悲劇性的 為自己的人生做主,選擇法 生充滿希望,為自己的人生
跡於是被他們的母親精心規劃著, 學那樣擁有掌握和決定自己命運的 共同之處就在於他們都成為 律專業之時,父母卻“以愛 目標堅持不懈地奮鬥。
按照朝名校前進的目標制定方向。 大權。這也反映出,兩代人思維觀 了承載父輩“藤校夢”的提 為名”逼她選擇了清華熱門 小 說《 藤 校 逐 夢 》 不
辛潔的行為也深深影響了她的閨蜜 念的差異產生的原因,不僅僅有時 線木偶。父母“含辛茹苦” 的經濟管理學。在長期壓抑 僅闡明了扭曲的家庭教育對
惠萍,惠萍受到辛潔的鼓動,把兒 代的錯位,也有中西文化的對抗。 地操控子女的教育選擇, 和服從的教育下,她習慣被 子女人生的掣肘,從而呼吁
子文森寄養在辛潔家,讓他接受美 新一代自小浸淫在西式文化教育 強勢地將自己未完成的名校 動地接受,失去了除學習之 父母放手子女人生;同時也
國教育,為將來進入名校做準備。 中,相較於同齡的中國小孩,會更 夢轉嫁給子女去實現。在家 外的能力。最終也造成了她 從子女自身的角度闡明自身
兩個母親滿心規劃著孩子們的人生 加憧憬自由的生活,渴盼自主選擇, 庭教育的重壓之下,他們的 對同事、朋友甚至是家人自 充滿希望,堅持前行的重要
道路,將自己對未能讀名校的不甘 由此與固守傳統教育的老一輩華人 子女人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 私、冷漠的個性。當她愛情 性。家庭教育不應是牽制子
和對名校的崇拜心理投射進孩子們 產生對抗。因此,移民家庭中的教 影響。母親惠萍受到國外閨 和事業同時遭到挫折之時, 女的人生,而應是學會放手,
的學業和生活。這樣看來,移民不 育問題,不僅是新與舊的問題,也 蜜辛潔的影響,將自己在國 她以割腕自殺結束了自己的 給予子女更多的選擇空間,
僅僅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 是中式與西式的問題。 ■ 蘇靜腈 內上初中的兒子文森送出國 人生。相比而言,琳達則是 讓他們去尋找自身的人生目
育,同時還有母親對名校的病態追 藤校逐夢,本無可厚非,但逐 外,以期望他進入常青藤名 最固執的反抗者,但也不得 標。作為子女,面臨來自家
逐心理在作祟。辛潔這一輩人,從 的不應該是家長的名校夢,而是孩 校。面對兒子在哥倫比亞大 不屈從於母親的“愛”。母 庭和社會的阻礙,心存希望,
社會最底層摸爬滾打上來,有著很 子們的人生夢。這,應該成為所有 學醫學專業即使全力以赴, 親辛潔將自己強烈的“藤校 努力堅持,終有一天,我們
強烈的生存危機感,認為教育是改 為了能讓孩子接受更好教育而移民 成績依舊墊底的困境,父母 夢”最終寄托在女兒琳達身 會實現自己人生價值。
變命運的最好方式,而接受過最頂 的家長們的共識。 依舊固執己見,對文森的訴 上。
尖的教育,就是自己未來人生之路 (毛海琳,女,中南民族大學 求充耳不聞,仍然只是希望 家庭教育的掣肘會深刻 (蘇靜腈,中南民族大
的一塊金字招牌。但她的這種思想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專業 2018 級碩士 他能從一個名校的熱門專業 得影響子女的人生,小說以 學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2016 級
觀念是否適配下一代呢?小說為我 生) 畢業,光大門楣。長此以 三個家庭父母的過分干涉為 碩士生。)
文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文責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