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往事
P. 39
本来海南岛是能够很富庶的。有很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的丰富;有适合
种植价值不菲的经济作物的土地,如胡椒、可可、咖啡等;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
铁矿、钛矿、水晶等;有大片大片优质的森林和橡胶园……但是,在那个“宁要社
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彻底割掉资本主义的尾巴”的年代,不准农民
多养一只鸡、一只鸭,而且是全国一律“以粮为纲”,林、牧、副、渔业几乎全部萎
缩。海南的土壤不宜种水稻,水稻亩产只有 100 斤左右。粮食不足,蕃薯补够,家
家户户把蕃薯切成片晒干,加入大米煮饭。这些蕃薯饭我在饭堂吃了好几年。海边
的渔民说,“看见一群一群的鱼从海边游过,就是不敢抓,可惜呀!”海南的西瓜应
该很多,但农民不敢多种,变得奇贵。有一天小力玩得满头大汗,我买了一片薄薄
的西瓜给他吃,实在不解渴,他又哭又闹呀,我又实在买不起,只好给水他喝。在
写信回武汉时无意中说到此事,他爷爷心痛
死了,马上寄了 10 元钱到万宁,要我专门
买西瓜给小力吃。过了几年,经济有所好转,
不用再吃蕃薯饭了,市场上的肉、鱼虾、鸡
鸭、果品、蔬菜等都慢慢多了起来。在校内
也不时有人拿一些海鱼、螃蟹、田鸡等到教
工宿舍卖。为了小力我学会了杀螃蟹、田鸡。
凭着一些关系我还尝过正宗的东山羊、和乐
蟹。我班的学生班长吴启强很同情我的处境,
家里烧了羊肉,他拿了一大盒送到学校给我。
这分师生情谊至今未忘。
当年大学生毕业是国家包分配工作的。
毕业第一年定为国家干部 23 级,工资按地
区标准发,广州属 10 类地区,干部 23 级,
月工资是 51.5 元,一年后转正定为 22 级,
工资 61.5 元。在海南岛实拿 66.5 元,增加
的这 5 元钱,有人说是海岛补贴,有人说海
南岛属 11 类地区,是地区差额。不管是什
小力在万宁。我一个人又教书又带小
孩,差点就走失了 么,当时 66.5 元是不算低的。在海南 8 年多
国家有过两次提薪,但是提薪对象都是工资
偏低,工龄较长的。那些没有读大学就出来工作的人,工资自然就偏低,工龄自然
就较长。像我这样根本就不是提薪的对象。而且,可以提薪的对象只占单位人数的
40%,基本是本地人才有希望。工资本来不低,就是花在交通费上太多了。每年两个
假期,我暑假回广州和海滨团聚,寒假回到广州后和海滨一起回武汉和海滨父母团
聚。按国家政策规定,夫妻分居两地的每年可有一次探亲假,路费可全部报销,另
一次就要自费了。我和海滨都省吃俭用,但有时都难免要花点老人家的钱。
文化大革命直至 1976 年毛泽东逝世、打倒“四人帮”后才算结束。在万宁中学
的政治形势学习和政治课的内容还是以毛泽东著作和语录为主,还有就是中央下发
的有关“批林批孔”、“备战备荒”运动和“林彪事件”等等的文件。社会上“读书
无用论”的影响还很深,学生的文化课经常被政治学习和政治任务(如挖防空洞、
种甘蔗等)所挤压。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