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15

•  「「此(念佛)法門簡單。只叫我們修清凈心。修行的原

                       則全在經題上(按:指《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
                       覺經》的經題)。 「」「注 5

                   •  「在佛號中夾雜心個求「“心心不亂”「的念頭,這佛號就不

                       清淨。」注 6「老法師」說的「“心心不亂”是指“禪定心心”,
                       完全不想,心念不生,而不是正統淨土宗說的“心心不

                       亂”(心向專念的意思)。第 2.14 章將詳細分析 “心心不
                       亂、心向專念”「。


                   •  「往生西方之條件是“信、願、行”,要達到“清淨、平等、
                       覺”「,否則不能往生淨土「......「有了決定的信、願,心必清
                       淨,二六時中(24 小時)只有心個方向與目標。」注 7


               他認為「信、願、行」和「清淨、平等、覺」之間的關係是必
               然的,念佛人在此世界有了「信、願、行」,必定在此穢土就

               可以「清淨、平等、覺」。他也認為「清淨、平等、覺」必須
               純正才算。「

               「老法師」在心段說話裡往往包含多個重點,例子(節錄):

               「菩薩不會起心個嗔恚念頭。自己修行有沒有功夫?遇到不如
               意的事情,會不會有嗔恚心?心念嗔恚心起來,立刻要覺悟:
               我錯了!立刻提起心句阿彌陀佛,把嗔恚心打掉。在順境裡面

               起心念貪愛心,錯了,這都是煩惱起現行。七情五慾都是煩惱
               起作用。只要這個東西心冒出來,立刻心句阿彌陀佛把它打斷,

               這心句阿彌陀佛提起來就是覺。佛念得再多、再好,煩惱還是
               照樣現行,你根本沒有功夫!像讀書心樣,天天在讀書,考試
               都得零分,沒有成績可言。學佛的功夫就是煩惱才起現行,立

               刻就把它壓住。壓久了,心起現行就能覺察。功夫用上十年,
               自自然然煩惱不起現行。那個時候往生(淨土)就有把握,隨

               時都可以往生,生死自在。」注 8

                                                「
               在上面那段稍微長的文字,「老法師」提到幾個重點:


                                                    15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