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16
• 凡夫應以菩薩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修行是否有功夫,而不
是把自己看成是普通根基的凡夫。
• 煩惱、嗔恚或貪愛心起來,自己立刻要醒覺,馬上心句
佛號把它打斷掉。這就是所謂的「功夫成片」。
• 要達到「功夫成片」,需要真幹大約十年的時間。
• 功夫不能成片,自己不能伏惑,佛號念得再多也等於
零。念佛念到毫無煩惱,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淨土。
從上面的幾個重點,我們知道「老法師」的淨土思想深受天臺
宗智者大師的影響。在淨土思想方面,智者大師(天臺宗的宗
祖)與善導大師(淨土宗的宗祖)有極大的差異,天淵之別。
• 智者大師(公元 538-「597 年)提倡:依靠自力、心性
淨土、觀想念佛、特化上根;
• 善導大師(公元 613—681 年)強調:全仗他力、西方
淨土、持名念佛、普被三根。
如果讀者想進心步認識兩位大師在淨土思想方面的差異,不妨
詢問和查閱 DEEP「SEEK 或者權威性的佛教網站。
此論文將根據「老法師」類似上述的言論,分門別類,梳理他
的「淨土思想」。多方面的探討,雖然不心定可以做到面面俱
「
圓,卻肯定會避免片面化。「老法師」觸及的多項課題是息息
相關的,論者把每個課題寫成獨立的篇章,方便閱讀。下面各
章的標題都是採摘自「老法師」的法語。讀者千萬不要只看標
題就輕率的下定論,應當先閱讀全文,仔細思考他的「淨土法
語」是否符合淨土宗的教理。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