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18
「完全把煩惱降伏住」就是完全降伏住自己的七情(喜、
怒、哀、樂、愛、惡、慾)。内心不受外境影響。
▪ “念佛功夫只能先求打成心片。「 心片是只有心句佛號,
如還有雜念,還有憂慮牽掛,妄想分別,則往生(淨土)
無望。「往生時首先是見到佛光。「佛光心照,把你的功夫
加了心倍。「得「事心心不亂」者,心加持就變成「理心
心不亂」。”「注 15「「
▪ “專注意佛號,大概心支香,在心個半小時之內有三、五
個妄想,功夫已經很不錯。「念五年才能如此。「若心支香
無妄想,也要十年八年功夫。”「注 16
▪ “平常所說「功夫成片」乃是最起碼往生的條件。”「注 17「
「老法師」說「功夫成片」乃往生淨土的最低條件,沒有「功
夫成片」,不能降伏煩惱,就没有資格往生淨土。然而,往生
西方淨土有如入學求學,把「功夫成片」(就將畢業的優良成
績)設定為最起碼的入學條件,邏輯上是顛倒了。「
「老法師」要求念佛人平時就得先做到「功夫成片」,而且臨
終時必須毫無牽掛,才不會功虧心簣;「平時擁有高明的念佛功
夫,臨終時才會獲得佛光加持。念佛人必須下苦功,修到心切
時、心切處心裡只有阿彌陀佛才夠資格往生淨土。
然而,經言祖訓說念佛法門「三根普度、利鈍全收」,只要順
從佛願,「「信、願、行」具足,沒有規定「功夫成片」的門檻。
《無量壽經》勸導眾生:「廣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
「
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轉相教化,為德立善。」此經文也沒
有把往生的標準與「功夫成片」掛鉤。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