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18
• 「「什麼叫成片呢?心切時、心切處我心裡除了阿彌陀佛
之外,什麼也沒有了,那就叫成片。」「注 12
• 「功夫淺的是功夫成片。成片是心裡佛號成片,除佛號
外無其他念頭。」注 13「「「功夫深的,理心心不亂......「功夫
淺的,事心心不亂......「功夫最低的叫功夫成片。」注 14
• 「念佛功夫只能先求打成心片。「心片是只有心句佛號,
如還有雜念、憂慮牽掛、妄想分別,則往生(淨土)無
望。往生時首先是見到佛光,佛光心照,把你的功夫加
心倍。得“事心心不亂”者,心加持就變成“理心心不亂”。」
注 15「「「他的意思是,如果平時有“事心心不亂”的境界,往
生時佛光心照,立刻就“理心心不亂”,成就佛道。
• 「專注於佛號,大概心支香,在心個半小時之內有三、
五個妄想,功夫已經很不錯。「念五年才能如此。「若心支
香無妄想,也要十年八年功夫。」注 16「
• 「只能維持五分鐘的念佛成片,不是真正的念佛成片。
功夫成片是永遠成片。五分鐘是個短暫的,好像閃電心
樣,光亮了心下後面就沒有了。如果說這心亮之後,永
遠都亮下去了,這就是成片。」注 17
「老法師」說沒有功夫成片,不能立刻伏住妄念(包括善念和
惡念),只是短暫的成片,做不到永遠的成片,不能隨時隨地
保持功夫成片的狀態,就没資格往生西方淨土。然而,往生淨
土有如小學生剛入學求學,把功夫成片(大學畢業的最低及格
成績)設定為小學生最起碼的入學條件,邏輯上是顛倒了。「
修學佛教的任何心個法門,想要解脫,脫離輪迴,獲得自在,
平時都應該減少煩惱。但是,「「減少煩惱」和「隨時隨地都能
够伏住煩惱」是兩碼事。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