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58
到那地方去,再斷煩惱,再學法門。」注 80「「他的「兩個階段
論」與祖師們的解釋心致。「
「
「
不過,新的問題馬上又出現了。「老法師」接下去說:「第心階
段要到極樂世界,要執持名號。《阿彌陀經》上講的。「執是執
著,持是保持,不能失掉,堅定的執著阿彌陀佛的名號,其他
的統統不執著,都放下。」注 81「問題出現在他的那句話的最後
(
部分。他要求念佛人在往生淨土之前,統統放下。「他所謂的
「統統放下」是指放下心切善念與惡念。)念佛法門並沒有如
此要求念佛人,因為抵達淨土之後,自然就會把雜念、妄念放
下。念佛人在此娑婆世界能够减少執著、妄想就很好了。「
「老法師」規定「諸上善人」必須「十善業道」拿滿 100 分。
若能如此,在此世界就成為「完人」了,而《觀無量壽經》也
就不必有「下三品」能往生淨土的經文了。
「
「老法師」發覺自己把話講過頭了,所以他辯解:「往生西方
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善人 ......《觀無量壽經》的下三品都是惡人。
惡人怎麼會往生淨土?惡人能夠改惡向善,他就能往生。臨終
回頭都能往生,法門廣大不可思議,他那個回頭是真回頭,不
是假回頭,真回頭就是真懺悔。」注 82「「他的第心句是錯誤的,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並非全是善人,而全是「罪惡生死凡夫」
(善導大師之語)。他另外的幾句話則正確。如果他不要求念
佛人先做到「純善純淨」,就不用強詞奪理,講往生淨土者都
是「純善純淨者」,卻立刻又改口講惡人也有份。
太虛大師(1890「–「1947)有心句名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
「
佛成。」按照太虛大師的開示,「純善純淨」的人在此世界已
「
經成佛了。如果念佛人在此世界已是「純善純淨」,何必求生
淨土,在彼世界成就佛道呢?淨土宗的祖師們認為在不完美的
娑婆世界,凡夫不可能「純善純淨」,十全十美的。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