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61

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 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

                       心。」


               下品往生者(包括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生前做了
               許多程度不同的壞事。他們命終之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仗佛願力,往生淨土。他們抵達極樂世界之後,依據個人的情

               況,經過長短不心的時間,才有機會聽到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
               菩薩講解佛法;「過後他們才發菩提心。經文的重點是:「下品往
                                                                                「
                                                            「
               生者」在往生之前,沒有發菩提心。「老法師」太強調「發菩
               提心」的重要性,而錯誤的認為全部的往生淨土者生前都必須
               發菩提心。「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云:“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 以惡業

               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
               心。「”「


               下品的三種人是遇到惡法的凡夫。「他們臨終時遇到善知識勸
               導,懺悔往昔的惡業,發願要往生淨土,乘佛願力,他們「帶
               業往生」,到了淨土,他們的蓮花開了之後,才發菩提心;往

                         「
               生之前,「下品者」根本就没有發菩提心。
               就好像「下品者」心樣,「中品者」生前也是沒有發菩提心的。「

               讀者自己可以輕易的查閱到《觀無量壽經》有關的經文。「


               總結心句話,「老法師」說的「「沒有發菩提心,不符合往生的
                               「
               標準」,這句話只適用於「上品往生者」;「把它也套在「中、下
               品」的念佛人身上,那是違背經言祖訓的。「

















                                                    61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