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64
鍵的所在。 ” 注 91「既然是成敗的關鍵,那就是非常重要的
因素了。
「
「
很明顯的,「老法師」的意思是說,「三種上品」、「三種中品」
「
和「三種下品」(所有的九品往生者)都必須「發菩提心」。
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
「
蕅祖講的「深信」是深信阿彌陀佛是實有的、殊勝的西方淨土
也是實有的;「發願」是指發願往生淨土,把往生淨土當作是
「
最重要的人生目標。「《阿彌陀經要解》云:「此經以信、願、持
「
名為修行之宗要…… 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蕅祖清楚的說「願」是願生淨土,欣求極樂。若把蕅祖說的
「願」理解為「念念為眾生,念念都想著眾生無邊誓願度」,
「
那是曲解蕅祖的原意。「眾生無邊誓願度」是聖道門(難行
道)的概念;對念佛法門(易行道)而言,「眾生無邊誓願
「
度」是往生淨土,修行成就了,乘願再來之後的事情。
為什麼蕅祖講「深信、發願」就是發無上菩提心?那是因為到
了殊勝無比的淨土之後,常常聽到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說
法,甚至聽到各種小鳥口吐法音,所以自自然然生起「上求佛
《
「
道,下化眾生」之心。「阿彌陀經》云:「彼佛國土,微風吹動
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
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願生心」(發願往生淨土之心)心定要在往生淨土之前發,
但「上求下化之心」則未必。對絕大多數的念佛往生者而言,
「上求下化之心」是在抵達淨土之後,才生起的。只是少數的
上品上生者是在往生之前,就發上求下化的無上菩提心。「「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