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67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

                       甚深十二部經。 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

                   ❖ 「下品中生 ...... 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

                       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
                       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 「下品下生 ...... 往生極樂世界。 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

                       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
                       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
               上面三段經文的重點是:「下品往生者」(包括下品上生者、下
               品中生者、下品下生者)在往生淨土之前,沒有發菩提心。他
               們生前做了許多程度不同的壞事;命終之時,稱念「南無阿彌
               陀佛」,仗佛願力,往生淨土。他們抵達極樂世界之後,依據

               個人的情況,經過長短不心的時間,才有機會聽到觀世音菩薩
               和大勢至菩薩講解佛法。聞法之後,他們才發菩提心。「老法
                                                                                   「
               師」卻錯誤的認為全部的往生淨土者(包括下品往生者)生前

               都必須發菩提心。「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云:「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
                                                   「
               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

               下品的三種人是生前遇到惡法的凡夫。他們臨終時遇到善知識
               勸導,懺悔往昔的惡業,發願往生淨土,乘佛願力,帶業往生,
               到了淨土,他們的蓮花開了之後,才發菩提心。往生淨土之前,

               「下品往生者」根本就没有發菩提心。

               與「下品往生者」心樣,「中品往生者」(包括中品上生者、中
                                             「
               品中生者、中品下生者)生前也是沒有被要求發菩提心。「《觀

               無量壽經》關於「中品往生」的經文根本就没有「生前發菩提
               心、無上道心」或類似的詞句。讀者不妨自己查閱心下,馬上
               就可以知道真相。「





                                                    67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