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71

是站在我們凡夫眾生念佛行人這個層面來說,以我們深信切願

               持名為「能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為「所應」。順應這個
               願,發懇切求往生的願,透過彌陀名號為仲介,溝通、互動,
               就感應道交了。雖然有自力在裡面,但在橫超三界「帶業往

               生」上,不是靠單純自己持名的功夫,而是在於信願持名感通
               到佛的願力,是願力的巨大力量把我們橫超出去,是「全靠他

               力」。自他二力是互相交融的。”「「

               大安法師說「自他二力是互相交融」是指念佛人與阿彌陀佛需
               要互動,才能感應道交。真正發生作用的是「他力」。


                                                                     「
               大安法師在《淨土資糧信願行續編》開示:「只有深知靠自力
               修行了生脫死之難,才會全身心地仰靠阿彌陀佛的救度。這確

               實是淨土法門的非常核心的、與其他法門不共的特質。」注 98

               在《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心書,「「全仗佛力」四個字出現多

               次,偶爾看到「佛力兼自力」。說「全仗佛力」又說「佛力兼
               自力」,好像印祖在自我矛盾,其實没有矛盾。



               首先要明白,「「全仗佛力」並非阿彌陀佛心手包辦的意思。若
               是阿彌陀佛心手包辦,眾生不用做任何東西,甚至不用念佛,

               所有眾生老早都已被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接引到西方淨土,没

                                                                                「
               有心個眾生留在此污染的娑婆世界了。同心個道理,「五逆十
               惡者也可以往生淨土」並非表示阿彌陀佛鼓勵大家成為無惡不

               作的人。

               印祖解釋:“念佛法門全仗佛力又兼自力 ...... 信、願、持名,

               是「自力」能感於佛;誓願攝受,垂慈接引,是「佛力」能應
               於我。”「印祖的教誨是:自己要相信,自己要發願,自己要持

               名念佛,但這樣的「自力」是沒有道力的。念佛人是以「沒有
               道力的自力」與阿彌陀佛的大願力感應道交。「





                                                    71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